
李骥
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小儿外科
回缩性睾丸治疗的迷惑之处
764人已读
经多年经验积累,我认为如下治疗或许能给同仁或家长一些建议:
1.如果睾丸可下拉至耻骨下4厘米以上,一般是不需要手术的。儿童在3岁以后,会逐渐出现提睾肌活跃现象,可引起睾丸回缩,至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以后,提睾肌活跃度下降,睾丸即可自然下垂。
2.婴幼儿时期有过鞘膜积液的病史的,需要格外注意,如果睾丸不能下降至耻骨下4厘米,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睾丸位置继续上移,形成上升性睾丸,久而久之,该侧的睾丸发育会受影响,导致该侧体积较对侧小,这类患儿需要按照隐睾处理,至少要做睾丸固定,并同时横断未闭的鞘状突,减少睾丸回缩的机会,或者说减少睾丸在不正常位置的时间。
3.对于肥胖儿童,如果阴囊发育尚可,睾丸多能下拉至耻骨下4厘米,患儿的不配合会导致睾丸触及不满意,经过耐心体格检查,多可将睾丸下拉至阴囊正常位置,也不需要处理。
本文是李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