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心”成长小组第三期纳新
2022年5月20日我们开启了以读书为媒介的“成长&读书小组”,大家一起决定要来读《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小组采用的是“佛系读书法”,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可以读了,也可以没读。
每个人的进度都不一样,有的是第一次读,有的是复读,有的在小组里为自己的书举行了拆封仪式。有时我们将谈到的成长议题结合书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有时整个工作小节都没有涉及读书,沉浸在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感里。
玉玉在结束时说:“我们并没有按部就班的读书讨论,又不时与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现在想来,原来我们是在品读人生。”
雨荷说:“坐在这里就很享受,在这段时间里,心渐渐平静下来,身体慢慢放松。站在另外的角度看看自己,倾听他人,感受自己的内心,同伴说这里是‘养心殿’。”

第一期下来,伙伴们意犹未尽;“第二期心理成长小组”有两位新组员加入进来,使小组更加地丰富和深入,成长的议题更加的明确。
这一期,我们继续打造“养心殿”的地基,彼此建立起更深厚的联结,一起做心理“实验”,慢慢地,我们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柔软,互相给予呵护,抵御外来“爆炸物”的侵扰,开发“精神食粮”。

本期结束,有同伴重返职场,下一期要离开,我感到不舍,不过就像玉玉所说:“离别令人不快,不过正因为有离别,才使得我们更加珍惜遇见的人,更加珍藏属于我们的记忆。”
希望她们带着从这里获得的感悟、温暖、觉知继续上路;而这里,永远是心灵休憩和充电的港湾;不知道接下来的哪一期,我们再相聚。
媛媛说:“两期读书会结束了,对心理专业的了解,对自己的了解,及对自己身边家人,朋友和陌生人的了解,收获满满,感谢两期主任和小伙伴们相聚的美好时光,陪伴里诉说了很多,说出后心理是不一样的,是放松的,养心殿里的滋养。
二期的心理成长,让自己增加了力量,抛开负重,轻装前行让自己更好,同时期待后面的开班,还会和大家再相聚,让心更加沉静。
特别感谢主任提供的这样心理及情绪的成长小组,每天成长一点点,每天更新自己一点点,谢谢大家,么么哒”
大敏说:“首先感谢孟主任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以及对我的鼓励和对我们专业的指导,再次感谢小伙伴们的共鸣和倾听。
相遇相知相伴是一种缘分,无论时间长短都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但愿我们友谊长存。希望我们大家以后都能活的潇洒通透一点,慢下来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人生苦短,我们有权选择我们的下半生用什么精神面貌去生活工作。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别总为未发生的的事情担忧焦虑,也慢慢树立自己正确的三观,不自私,多体谅,别抱怨,少嫉妒。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玉玉说:“听着窗外的雨声,回忆这一期的成长课。这是我参加的第二期课程,报名时一心想参加,忽略了孩子暑假活动会增多。6次课程,请了3次假,错过很多精彩,有遗憾,相比之前少了纠结。
在别处,不同的经历,同样有收获,怎样都好。就像人生无常,生活也会跌宕起伏。我也是,心情不可能一直平静如水。也许有时情绪高涨,执行力爆棚;也许焦虑着也还是一动不动;也许心情美好到见到花草都想赞美一番;也许低落到感叹世间险恶,一片灰暗。开心也好,悲伤也罢,这就是我,同世间万物一样,起伏动荡着。

下雨了,听雨水叮咚;天晴了,享受阳光普照;开心了,尽情的笑;悲伤了,承认痛苦。怎样都能接受,怎样都好,因为知道无论巅峰还是谷底终将过去。重要的是感受此时此刻,岁月磨砺将留下闪闪发光的珍珠。”
第三期将要开启了,我们的心理成长小组有了自己名字:“养心”,她已经发展为集读书、体验、练习于一身的团体。那一本我们读过的书,从此变得不同,承载着我们彼此信任,袒露心声的记忆。
期待对心理学、成长、读书感兴趣的您加入,这个团体也会因为您的加入而变得更丰富和滋养。
让我们一起“养心”,一起成长!

本小组活动时间为每周五10:45-12:00,每期8次,每周1次,节假日轮休,定期开放纳新。
本文是孟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