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抑郁症的问诊要点
一、核心症状群
1. 心境低落
总是开心不起来,闷闷不乐的,表情总是愁眉苦脸的。
2. 兴趣和快感缺失
觉得以前喜欢做的事情都没意思了,做一些娱乐活动也没办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3. 精力下降
感觉虽然没做什么,但是还是感觉很疲累,整天感觉疲乏无力、无精打采的。
4. 动力下降
没什么心劲去做事情,对生活没有计划和规划,以前积极向上的人现在变得破罐子破摔了。
不愿意和人打交道,老想一个人呆着。
二、附加症状群
1. 自伤、自杀想法及行为
是否有伤害自己的行为,比如用刀划胳膊、或者咬自己的行为。
是否有不想活的想法,有没有具体的计划和行为。
2. 进食障碍
是否有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下降、很少进食的情况。
青少年中往往以上述两种表现交替出现多一些。而成年人或中老年人则以食欲下降多一些。
3. 睡眠障碍
是否有入睡困难?睡眠浅、容易醒?早醒?
是否与其过度玩手机,导致睡眠节律紊乱有关?
4. 认知功能损害
是否觉得注意力集中变得困难?上课的时候不能专心听讲,听着听着就发呆了?
是否有时候觉得脑子反应变慢了,学习效率变差,思维没有以前灵活、敏捷?做题的时候发现自己变笨了?
是否觉得记性变差了,背东西觉得没有以前快、效率高了?
5. 自我评价低
是否认为自己变得很差劲,别人都不喜欢自己了,一点自信都没有,变得很自卑?
6. 前途暗淡悲观
是否觉得以后的人生没有什么希望了,看什么事情都特别悲观,都从负面的角度看?
7. 躯体症状
情绪不好的时候,是否有一些身体上的不舒服?
是否存在疼痛:头疼?背痛?腰痛?腿疼等?
是否存在心慌、胸闷、气短等?
是否存在胃胀、胃痛、消化不良、便秘、恶心、干呕等?
是否存在内分泌异常?闭经、月经不调、阳痿、脱发等?
.....
8. 这些表现至少持续了2周。
三、是否有双相的可能
青少年起病的抑郁症发展成双相的可能性较大,无论是既往已经存在的躁狂/轻躁狂表现,可以确诊为双相,还是后续是否会发展成双相,都值得警惕和格外关注。
1. 有无心情格外好,人变得话多、开朗、乐观、积极向上了?
2. 有无觉得信心满满、能力很强,以前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多了,给自己定很多目标和规划?
3. 有无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把自己搞得忙忙碌碌的?
4. 有无废寝忘食地学习,晚上睡得很少,白天已经精力充沛,跟打了鸡血一样,成绩突飞猛进?
5. 这些表现是否持续到了至少4天?
四、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和抑郁性木僵。
需考虑具体类型。
妄想类型多见:(1)关系妄想,如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说自己各方面都不好,走在路上感觉别人都指指点点自己,说自己怎么不好;(2)自罪妄想,如觉得自己像个罪人一样,不配活着。
幻觉类型多见评论性幻听,如听到有人说自己的缺点,指责自己,说自己不好等。
幻觉和妄想的内容多与其抑郁情绪的体验是一致的,是可以被理解的。此时需要注意评估,青春期本身对外界的看法较为敏感,要评估患者是正常的敏感还是过分的敏感。
一些患者会出现单调的、重复的、没有实际内容的幻听,如听见嗡嗡的声音、听见关门的声音等。
五、个人生长发育及家庭、社会因素
青少年抑郁症起病往往与其家庭、学校和个人人际关系等有关。因此,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询问:
1. 个人生长发育有无特殊
2. 家庭结构有无异常
· 是独生子女吗?
· 父母是否离异?若无离异,父母关系如何?若离异,与谁一起生活,是否有再婚及再生子女?
· 从小与父母一起生活还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
3. 学校经历有无特殊
· 是否升入新学校/新班级?
· 与同学、老师相处如何?
· 有无校园暴力经历?
· 有无经历性侵、亲人去世等创伤事件?——《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