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伟 三甲
张伟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肺病科

基于“肺为血脏”探讨络脉在系统性硬化症合并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

81人已读

系统性硬化 (Systemic Sclerosis, SSc),又称硬皮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风湿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纤维化、内脏器官和血管病变为特征。临床表现初期为皮肤肿胀、后逐渐增厚变硬最后萎缩,该病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如肺脏、胃肠道、心脏、肾脏等。这是一种罕见且难治性疾病,主要影响青年和中年妇女,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大量材料证实,该病 70%~100%累及肺,其中肺纤维化占疾病特异性死亡率的35%,约占总死亡率的20%,肺部并发症是导致SSc病死的首要原因。

1.SSc-ILD的中医病机

1.1肺卫失固,外邪侵袭

从中医角度分析, SS c 的产生是人体营卫不足[21],皮肤腠理疏松各种致病邪气从皮毛而入,伏藏于皮肉肌腠之间,营气不能正常完成濡养肌肤爪甲的使命,卫气不能温煦肌肤腠理、防御外邪,故临床SSc初期往往表现为四肢肢端苍白、肤冷,皮肤变硬等;肺为多气多血之脏,气血不足,卫外失司,外邪从皮毛腠理而入,若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则会留于络脉,经络脉传至于肺脏。

1.2络脉不通,气滞血瘀

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毒、瘀、虚等病理现象或病理产物均与邪气阻络关系密切,而“肺为血脏”“肺易生瘀” ,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血脉不通,瘀血等最终都会通过肺部络脉损伤肺组织。因此在SSc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中期络脉起关键作用,综合各家学说总结得出SSc-ILD的传变过程是皮—络脉—脏腑,最终发展为肺纤维化 。

1.3气血皆虚,阴阳俱损

外邪侵袭,络脉不通,气血壅滞,无以化生,久病气血虚弱,气虚则阳衰,血虚则阴衰,气血双虚则阴阳俱损,脏气衰败,因此 SSc-ILD后期表现为肺脾肾三脏皆虚。

2.治疗

2.1宣肺去邪,疏散风热

SSc患者本身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卫气不足,邪气容易乘虚而入,藏于肌表,肺合皮毛,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发为咳嗽咳痰,正邪相争表现为发热。若不及时治疗邪气则沿经络由浅入深传于脏腑深部,此时正气尚可,故治疗应以宣肺祛邪为大法,可用麻黄、杏仁、蒲公英、金银花等宣肺解表,清热化痰。

2.2活血通络,化痰祛瘀

肺为血脏,易滞易瘀,络脉不通,形成痰、毒、瘀等病理产物是导致 SSc-ILD发病的关键,活血化瘀法应贯穿SSc-ILD治疗的全过程。在治疗上应用活血通络法,《血证论》中论述“旧血不去,则新血断不能生”。

2.3温阳益气,补益肺肾

临床上 SSc-ILD患者后期,肺损及肾,子病及母,终致肺脾肾三脏亏虚,气血阴阳俱虚。肺脏娇嫩,最怕感冒造成肺部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后期应以扶正为治疗总则,辅以祛邪,治疗上以温阳益气,补肺益肾为主。

参考文献: 王雅芸,张伟.基于“肺为血脏”探讨络脉在系统性硬化症合并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J].世界中医药,2022,17(15):2207-2211.

张伟
张伟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