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科普】警惕低毒感染引起的老人椎体骨折
脊柱感染可诱发椎体骨折,椎体骨折又能进一步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出现严重症状。在临床对椎体骨折的诊疗过程中,我们要仔细鉴别是否有感染灶的存在。
【案例分享】
63 岁阿叔,因腰痛 5 月,来我 院 就诊。查体发现:胸腰段压痛、叩击痛阳性, 背部 活动 严重 受限 , 床上转身或坐起都十分困难 。
追问病史,他已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一直长时间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半年前就开始有这个症状,当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T11椎体骨折,并做了椎体成形术(PVP),可是症状并未改善,后回家继续卧床休养。
在初次术后2个月,因疼痛一直未缓解,遂再次前往医院复查,发现T10椎体新发骨折,遂再行PVP。术后疼痛仍是存在,而此次术后还出现了长达1个月的低热。见到症状没改善,之后就来广州就医了。
当即,对其做了一个MRI和CT,均发现T9存在新发病理性骨折的改变。

患者胸椎CT可见,T9椎体下终板骨皮质破坏,骨小梁不连续
?

胸椎核磁可见T9椎体前下方区域信号异常,椎体前方可疑高信号带
崔健超主治医师分析
该患者,既往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长期不规律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可能激素性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病理性骨折,所以按照骨松骨折来进行诊治。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后,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影像学改变,以及术后发热,所以不排除感染的可能。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血液、脊柱等病灶组织的检测,结果也印证了我们的考虑:为毕氏肠微孢子虫真菌感染。
江晓兵教授点评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目前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但随着目前检查技术的提升,由于感染、肿瘤相关因素所致的椎体病理性骨折的检出率也同时在提升,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诊疗方案。
本文是崔健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