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大小骨软骨瘤挤压3岁幼儿肺,胸外科团队精准摘“瘤”助康复
3岁幼儿飞飞感冒发烧去医院检查,不料竟查出胸腔内两个骨软骨瘤,其中较大一个直径达3厘米,该肿瘤长在患儿左侧第一肋骨处,另一个在其右侧第六肋骨,略小。传闻第一肋骨是外科医生的“手术禁区”,因有锁骨和肩胛骨遮挡,手术野暴露困难,而且此处有重要血管神经穿行,幼儿年龄又小,手术凶险无比……”中南医院胸外科主任胡卫东教授说。最终,中南医院胸外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两小时的奋战,终于为幼儿成功摘除“定时炸弹”。

3岁男宝上个月查出胸腔内有两处阴影,辗转多家医院未果,飞飞的父母在同事的推荐下,来到中南医院胸外科问诊。“从影像结果和小孩的症状上看,极大可能是个骨软骨瘤,长在多处肋骨,这样的情况很少见。”胸外科胡卫东教授介绍,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这个骨软骨瘤也会长大,可能压迫到周围的血管、神经,引起肩、臂及手部疼痛、麻木、无力,肌萎缩等症状,甚至会导致胸廓发育畸形,也不排除以后转恶性可能。胡主任向飞飞的父母详细科普了此处骨软骨瘤的危害,并建议立即做手术切除。但是,因为第一肋骨处有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手术风险很大。因此,手术方案的设计和风险把控,无疑对手术团队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在麻醉手术室大力支持下,胡卫东主任带领王现国主治医师于7月26日为该患儿实施手术。术中手术灯下的刀尖在跳动的心脏和大血管上方不断挥舞,小心翼翼地分离左侧第一肋骨,完整切除骨软骨瘤。经过2小时奋战,两个“定时炸弹”从患儿胸腔被完整切除拿出,顺利结束手术后,胡卫东才稍稍松了口气。
最艰难的一关过去,但整场战斗还未结束——术后还有恢复关。患儿不像成年人能够配合治疗,因此术后管理对医护人员来说也是考验,好在胸外科医护团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历了镇痛、控制肺部感染、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等治疗后,飞飞小朋友很快就痊愈出院了。

出院当天上午,飞飞正躺在病床上,突然房门推开,胡卫东主任、刘俊副主任、王现国医生、程尼涛医生等医务人员,拿着精美的礼品,送给小飞飞,祝贺他顺利康复。收到突如其来的礼物,小家伙的眼睛一下亮了,开心不已,迫不及待拆开了玩具礼物。

下午3时许,护士长贺学宇特意前来送小飞飞出院,他欢欣雀跃,像一只飞向蓝天的小鸟,挥动着他的小手向胸外科医护人员告别。
本文是胡卫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