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文涛 三甲
王文涛 主任医师
华西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癌靶向药的使用

1033人已读


肝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位于肿瘤致死病因第二位。肝癌的治疗,是根据肝癌分期来选择治疗方案,目前手术根治切除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现在除了手术切除之外,综合治疗辅助也很重要。近些年来,随着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发展,中晚期肝癌病人能够收获较好的疗效,也给无数肝癌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靶向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对于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不同的病友往往有着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当下新冠疫情,更是给病友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靶向药物吃完了该停药吗?忘记服用靶向药物该怎么办?在肝癌介入(TACE)、射频、切除术前需要停药吗?术后需要恢复用药吗?


接下来,我们将对服用靶向药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什么是肝癌靶向药物?

所谓靶向药,顾名思义,针对的是癌细胞上特定的靶点,比如某些特有的基因突变。相比起化疗,靶向药物只会抑制癌细胞,而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显著伤害,因此副作用要小得多。


什么样的人群应当使用靶向药物呢?

肝细胞癌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中,推荐意见2:对于手术后高复发风险的早期肝癌患者(合并微血管侵犯、存在卫星结节等),可使用分子靶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预防复发;此外,对于可手术的中期患者,推荐使用分子靶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预防术后复发。

推荐意见3:针对具有转化可能的不可手术的中晚期HCC患者,可行以分子靶向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并建议入组临床试验。转化成功后,术前分子靶向药物应停药1~2 周以上,贝伐珠单抗应停药4~6 周以上。

推荐意见5:分子靶向药物应作为CNLC Ⅲ期患者治疗的基本药物,同时推荐根据肝功能水平,可选择联合局部治疗加强肝内病灶控制或联合其他药物加强全身病灶控制。

图片1.png


问题1:靶向药吃完了,买不到药可以自行停药或换药吗?

回答:万万不可!

不科学、不合理的换药或者停药往往会影响药效,导致耐药性提早出现,甚至出现无法预测的副作用。因此我们建议病友们时刻关注自己的用药情况及剩余药量,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我院王文涛教授门诊就诊。


问题2:长期服用靶向药,但偶尔会因为各种原因忘记服用或中断一两次,这会对疗效有影响吗?

回答:靶向药物的服用应当避免突然减量或增量,因此病友们应当养成定时吃药的好习惯。靶向药物的服用次数和剂量都是经过反复多次的动物以及临床试验才得出结论的,只有按时按量的服用才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但如果真的出现漏服的情况,病友们也无需过于惶恐不安。对于肝癌常用的靶向药物,如果发现忘记服药并且超过了本次用药时间12小时及以上,应略过该次剂量并且于原定用药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摘自药品说明书)


问题3:肝癌介入治疗、射频治疗、手术切除术前多久停用药物?术后什么时候恢复用药呢?

肝细胞癌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推荐意见3提到:转化成功后,术前分子靶向药物应停药1~2 周以上,贝伐珠单抗应停药4~6 周以上。

通常来说,应用靶向药的时期往往包括:

1. 术前降期治疗:术前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病人,通过辅助治疗后能够重新获得手术机会。

2. 术后辅助治疗:对于具有较高的复发因素的术后病人,通过辅助治疗能够预防术后复发。

3. 晚期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及靶向治疗能够达到缩小肿瘤大小的目的。

对于肝癌介入、射频术后的病人如果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通常可以在1-2周开始服用靶向药物;若治疗后不良反应通过对症处理后逐步消退,结合肝肾功能等检查正常,则可以开始服用靶向药物。对于手术后病人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微血管侵犯(MVI)、HBV感染背景、肿瘤切缘距离、包膜是否完整等等,还需考虑患者肝功能和身体机能的恢复,因此对于手术切除后的病友们,我们建议及时门诊复诊,指定相关后续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建议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来门诊的病友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我们取得联系,获取专业诊疗意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相关药物的辅助治疗,时刻关注疾病变化情况,如有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方案。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我们建议病友们在服药期间应当尽量避免服用如下食物和药品:许多食物会影响靶向药的药效,甚至产生不良的反应,所以在服药期间避免吃西柚类、酒类等食物,避免同服糖皮质激素、利福平、异烟肼、苯妥英、卡马西平、巴比妥类、圣约翰草等药物。


王文涛
王文涛 主任医师
华西医院 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