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晖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垂体瘤

尿崩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的垂体瘤患者会尿崩?

发表者:刘春晖 人已读

尿崩症是指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的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缺乏,或肾脏对ADH敏感性降低,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不良的一组综合征,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通常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

目前尿崩症的诊断无统一标准,但基本满足如下条件即可诊断:每天(24h)的尿量达2500ml以上,或者连续2h内尿量达到600ml,尿比重低于1.005,且抗利尿药物治疗有效。禁水加压试验有助于尿崩症的诊断。应注意排除引起多尿的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利尿剂应用、液体入量过多、精神性烦渴等。

中枢性尿崩症的常见原因有颅脑创伤、鞍区肿瘤及相关手术、感染或炎症、肉芽肿性疾病、脑缺血性疾病等。根据尿崩症发生和持续的时间,分为短暂性、永久性和三相性。短暂性尿崩症,通常发生在鞍区肿瘤术后24-48h内,并常在3-5d逐步恢复,是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最常见的类型。永久性尿崩症是下垂脑大神经元永久性损伤85%以上时产生的结果,持续时间长,需长期靠药物控制,发生率较低。三相性尿崩症,包括急性期、中间期和持续期,急性期尿量突然增加,持续4-5d;随后进入中间阶段,尿量减少,持续1周左右;随后进入持续期。中间期的出现是由于变性的神经元释放出残存的抗利尿激素(ADH)所致。

肾性尿崩症是血浆中抗利尿激素(ADH)水平正常甚至增高时,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稀释尿的病理状态。临床上较少见,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肾性尿崩症为性连锁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大部分为男性,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继发性肾性尿崩症多见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肾淀粉样变、药物性肾损害等,由于肾脏髓质的高渗状态破坏,使尿液浓缩受到影响。

垂体腺瘤患者出现尿崩的原因,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极少部分垂体腺瘤患者在术前即存在尿崩,这是肿瘤的破坏所致。肿瘤的破坏效应越明显,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越容易受影响,导致抗利尿激素(ADH)无法正常合成和分泌。

更多的垂体腺瘤患者是在术后发生尿崩,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永久性尿崩症的发生率已经显著下降。总之,对抗利尿激素(ADH)合成、运输、储存、分泌的任何影响,都可能使血中抗利尿激素(ADH)水平降低,产生尿崩症状。

本文是刘春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