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鹏
主治医师
北京口腔医院
急诊综合诊疗中心
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一例
528人已读
颌骨囊性病变(maxillary cystic disease)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 主要表现为隐匿性颌骨破坏,无自限性生长,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多因局部面型改 变、咬合紊乱、局部疼痛等就诊。目前研究发现其形成的首要条件是颌骨胚胎发育时期残留 上皮,在感染、损伤等作用下,上皮增殖,调控因子异常表达,囊肿形成。密闭的生长环境 是囊肿发展的必要条件,囊壁不断增殖液化,囊液渗透压不断增大,囊腔压力持续升高,从 而压迫周围骨质膨胀吸收。
1974 年美国医生 Wine 首次提出I期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待病变缩小 后II期刮除囊壁,并取得较好疗效。
开窗减压术可以解除囊腔内高压,改变囊腔内微环境,并制作囊肿塞维持开窗口形态及 大小,促进囊腔成骨过程,囊腔逐渐缩小,保存颌骨形态完整。目前成为国内外临床医师治 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首选的手术方式。
患者情况:
姓名:王某
年龄:女 22 岁
主诉:左下后牙不能咬合多年
检查:36 颌面大面积龋坏,探诊底穿,松动;
I度,颊侧牙龈稍肿胀,叩诊(—);
X 线片:36 残冠,根尖周大面积透影区,边界清晰。
诊断:颌骨囊肿









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治疗后,持续维持囊腔通畅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囊肿塞是其中 的重要装置。
囊肿塞的主要作用包括:长期维持囊腔与口腔相通、保护囊腔卫生,从而到达减压的目 的。囊肿塞的设计类似于隐形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能持续维持囊腔通畅引流,且患者能长期自行佩戴。
本文是王志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