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晓龙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征医院
脊柱外科
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
866人已读
治疗前



患者术前双上肢麻木疼痛、肌力减退,精细活动障碍,上肢疼痛较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术前X线提示:严重颈椎退变,多节段椎间隙高度塌陷。
术前CT提示:严重颈椎退变,椎体前后缘大量骨赘增生,椎间隙高度完全塌陷并骨性融合。
术前MRI提示:多见段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
治疗后
- 治疗后即刻



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患者常伴有颈椎生理曲度丢失甚至后凸、椎板炎及终板骨质硬化、椎间隙周围大量骨赘形成、钩椎关节明显增生、椎间孔狭窄等一系列改变。
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我们首次提出了创新性技术: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锥状减压技术。该技术可以充分恢复椎间隙高度、充分去除椎体后缘骨赘、钩椎关节大部分切除。经过对比研究,我们认为该技术是治疗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最理想手术方法。
术后X线:颈椎曲度恢复生理前凸,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颈椎4/5不稳得以纠正。
术后CT:椎体后缘骨赘切除彻底,减压区很大,呈锥形。
术后MRI:脊髓减压充分
手术时间2小时,术中出血75ml左右,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术后第4天出院,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理想。
本文是沈晓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