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脑出血,这个大家都不陌生。多数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脑出血了要尽快清除血肿,无论是开刀手术还是穿刺引流……
很多人朴素的认为把血清出来,脑出血就是治好了。
其实……
假如一栋楼塌了,下面的人已不幸去世。可以理解,我们这时候即使把这栋楼修好,已经去世的人也不会死而复生……
同比,脑出血后瞬间已经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并非清除了血肿就代表病情有了好转。
实际上,潜意识中,我们可能都高估了现代医学(包括药物和手术)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我们一起来看看《2022年美国AHA/ASA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对手术治疗的相关推荐:
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
对于血肿体积>20-30ml,且GCS评分5-12的幕上脑出血患者,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内镜或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或不联合使用溶栓药物)有助于减少死亡率。(作者言:使用溶栓药物指的是向引流管中打尿激酶或阿替普酶)
对于血肿体积>20-30ml,且GCS评分5-12的幕上脑出血患者,如果考虑血肿清除术,选择微创血肿清除术而不是传统开颅手术以改善功能预后可能是合理的。(作者言:意思是说要手术就首选微创)
对于血肿体积>20-30ml,且GCS评分5-12的幕上脑出血患者,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内镜或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或不联合使用溶栓药物)能否改善功能预后尚不明确。(作者言:目前这方面最权威的MISTIE III研究遗憾的告诉我们,微创手术不改善脑出血患者的mRS 0-3分的比例)
脑室出血微创血肿清除
对于意识水平下降的自发性脑出血、大量脑室出血患者,推荐首选脑室外引流术而不是单纯药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对于GCS>3的原发性脑室出血或自发性幕上脑出血(<30ml)破入脑室且需要脑室外引流的患者,脑室外引流联合溶栓是安全的,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溶栓而不是单纯脑室外引流以降低死亡率是合理的。(作者言说:也就是说脑室穿刺后应用溶栓药物更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对于GCS>3的原发性脑室出血或自发性幕上脑出血(<30ml)破入脑室且需要脑室外引流的患者,脑室外引流联合溶栓能否改善功能预后尚不明确。(作者言:确实很无奈)
对于重度自发性脑出血、大量脑室内出血且合并意识水平下降的患者,脑室外引流能够改善功能预后尚不明确。
对于出血量<30ml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和脑室出血患者,如果需要脑室外引流,微创神经内镜联合脑室外引流联合或不联合溶栓,改善功能预后、减少永久分流的效果尚不明确。
幕上脑出血的开颅手术
对于多数中重度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改善卒中与后或死亡率的效果尚不明确。
对于症状恶化的幕上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考虑作为一种挽救生命的措施。
后颅窝脑出血开颅手术
对于神经功能正在恶化、脑干受压、和/或因脑室堵塞导致脑水肿、或出血体积>15ml的小脑出血患者,推荐立即手术治疗清除血肿(联合或不联合脑室外引流)对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作者言: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应该更加的积极开颅清除血肿)
脑出血的开颅手术
对于昏迷、明显中线移位、药物治疗后颅内压仍增加的幕上脑出血患者,可以考虑去骨瓣减压(联合或不联合血肿清除)以降低死亡率。
对于昏迷、明显中线移位、药物治疗后颅内压仍增加的幕上脑出血患者,去骨瓣减压(联合或不联合血肿清除)是否能够改善功能预后尚不明确。
作者言
总而言之,无论是幕上脑出血、脑室出血、还是脑出血破入脑室,如果选择了手术治疗,建议首选微创而是不传统的开颅。
小脑出血首选外科血肿清除术。
无论是脑出血、脑室出血、还是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但是不改善功能预后。也就是说,手术治疗只是避免了部分患者的死亡,让这部分患者以长期重度残疾或植物状态的存活下来……
不恰当的通俗点讲,多数情况下,手术是给脑出血患者了一个选择:是“好死”还是“赖活”?
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筛选,手术治疗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由此可见,平时控制好血压等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才是重中之重……
END—— (注:以上内容仅供分享交流学习 )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