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碘131可以致癌吗?
碘-131治疗,即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的内放射治疗。临床上的碘-131治疗,通常用于:1.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特指格雷夫氏病型甲亢);2.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
碘-131有放射性,因此该治疗是否致癌一直是临床乃至公众关心的敏感话题。但可惜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研究定论,或者说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一直存有争议。
以往曾有研究显示,即使用于治疗甲亢的碘-131,辐射剂量较低,但这组群体后来肿瘤的发生率会偏高。也有研究提示,大剂量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后,有极少数病人后来出现了其他恶性肿瘤。我们在临床上也发现过:多次碘-131治疗后,偶有病人出现白血病(俗称血癌)。更有意思的是,甲状腺癌的致癌因素之一就有电离辐射(当然被列为次要因素),环境有害辐射中碘-131就是一直被关注的重点(因原子弹爆炸或核事故导致大量碘-131和铯-137释放到环境里)。
不过,也有研究提示,碘-131治疗其实并没有真正增加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电离辐射(包括碘-131这样的内放疗射线和直线加速器类的外放疗射线)本身并不致癌,相反射线是可以有效治疗癌病,尤其可以很好杀灭那些对电离辐射敏感的恶性肿瘤细胞。
无论如何,辐射(包括碘-131)致癌的生物学研究尚无明确结论。不过,辐射治疗包括碘-131治疗确有许多不良反应,如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泻、口干等。较大剂量碘-131治疗还可能造成周围血象和骨髓不同程度受到暂时抑制,等。这些都是我们临床需要时刻警示的。
本文是杨传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