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肖爱莲 三甲
肖爱莲 主任医师
太钢总医院 呼吸科

【肺结节的全程分层管理】

477人已读

1. 肺部小结节需经鉴别诊断、分类管理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推荐,推荐,对经筛查发现的肺部结节应根据结节的位置、尺寸和密度特征进行分类管理。

  • 对于位于气道的病变或影像学高度疑似肺癌的情况,应采取临床干预;
  • 对于<5mm的(部分)实性结节或<8mm的非实性结节,推荐下年度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
  • 对于≥5mm的(部分)实性结节或≥8mm的非实性结节,推荐3个月后CT检查;
  • 对于无法排除非肿瘤的结节,推荐先进行抗炎治疗或随访,一个月后复查CT。

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姜格宁教授认为,结节是否处理,取决于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随访过程中的变化等因素。此外,相较于结节的大小,结节的CT值和密度更值得关注,若CT值是-400或-500,就有可能要手术,随访间隔时间要短。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兰军教授建议:治疗最好都按指南来,指南是根据循证医学,依据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筛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

2. 多维度评估肺结节

结节病因复杂,指南建议综合肺结节的影像学、生物学与临床特征,综合评估。

3. 多发结节的管理

多发结节的随访频率及时间应基于最大/最可疑的结节进行评估,且每个结节应独立进行评估,除非病理明确诊断为转移。对于高度怀疑转移性病灶应考虑进行病理学活检,可采用支气管镜下活检对多个病灶进行病理学评估。

【肺结节的临床管理流程】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对肺结节的评估与处理原则推荐如下:

1. 8~30 mm的孤立性实性肺结节

2. ≤8 mm的孤立性实性肺结节

3. 孤立性亚实性肺结节

肺结节的预防

1. 加强筛查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建议以下人群作为重点人群进行筛查: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 吸烟≥400年支(或20包年),或曾经吸烟≥400年支(或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
  •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2. 减少或远离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暴露

  • 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建议在肺癌筛查中开展戒烟宣传教育,并远离二手烟。
  • 注意室内外的空气污染,如厨房油烟、空气污染和汽车尾气等。
  • 减少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氡、砷、 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3. 保持良好心态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肖爱莲
肖爱莲 主任医师
太钢总医院 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