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玲 三甲
刘玲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内科

什么失眠,病因及如何治疗失眠?

774人已读

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质量、时间或节律紊乱。睡眠障碍性疾病包括失眠症、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其中失眠症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无法达到正常生理需求,从而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

一、病因

失眠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因素如下。

01、心理因素

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焦虑、抑郁、紧张时可引起失眠。

02、环境因素

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

03、睡眠节律改变

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飞行时差引起生物钟节奏变化。

04、日常生活因素

饥饿、疲劳、性兴奋等。酒精、咖啡、茶叶摄人,睡前饮水过多。

05、药物因素

药物依赖或戒断症状,中枢神经兴奋性药物。

06、疾病因素

各类精神疾病大多伴有睡眠障碍,失眠往往是精神症状的一部分。各种躯体疾病可以导致失眠,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comorbid insomnia)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二、临床表现

失眠以女性、老年人更多见。表现为四种类型:

①入睡困难;

②睡眠维持障碍,易醒;

③早醒 (醒后不能再睡);

④睡眠质量差,次日晨醒后仍困倦,无精力恢复感。

多数患者因过度关注自身睡眠问题产生焦虑,出现紧张、不安、情绪低落,严重者有心率加 快、体温升高、周围血管收缩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而焦虑又可加重失眠,导致症状的恶性循环。

三、治疗

治疗总体目标:

尽可能明确病因,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 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非药物治疗

01、睡眠卫生教育帮助失眠患者认识不良睡眠习惯在失眠的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寻找形成不良睡眠习惯的原因,建立良好睡眠习惯。

02、放松治疗

应激、紧张和焦虑是诱发失眠的常见因素,放松治疗可以缓解这些因素带来的不良效应,目的是降低卧床时的警觉性及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可作为独立的干预措施用于失眠治疗。

03、行为治疗

包括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前者是一套改善睡眠环境与睡眼倾向(睡意)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干预措施,恢复卧床作为诱导睡眠信号的功能,使患者易于入睡,重建睡眠-觉醒生物节律。后者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

04、认知与行为治疗

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偏差,改变患者对于睡眠问题的非理性信念和态度。可同时叠加放松治疗以及辅以睡眠卫生教育,目前被认为是失眠者心理行为治疗的核心。

(二)药物治疗

治疗失眠的理想药物应具有迅速导眠、维持足够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且无宿醉反应和成瘾性等特征。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BZRAs)、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传统应用的催眠药如巴比妥类和水合氯醛等现已被苯二氮蕈类和一些安全性更高的新型催眠药所取代。

01、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

(1)苯二氮?类类药物(benzodiazepine drugs,BZDs)

包括地西泮(安定)、氯氮?(利眠宁)、硝西泮(硝基安定)、氯硝西泮、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苯二氮?类药物通过非选择性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A(GABAA)上不同的α亚基发挥作用,有催眠、抗焦虑、解痉和肌肉松弛等药理作用。可以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

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头昏、肌张力下降、跌倒和认知功能减退等。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跌倒风险。使用中-短效苯二氮?类药物治疗失眠时有可能引起反跳性失眠。持续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后,在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苯二氮?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泌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者、OSAS患者以及重度通气功能缺损者。这类药物多数经CYP3A4酶代谢,因而易受该酶诱导剂和抑制剂的影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2)非苯二氮?类(nonbenzodiazepine drugs,BZDs)

药物包括唑吡坦、比坦控释剂、佐四竞隆、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等与BZDs相比,所以新型非苯二氮?类药物仅有单一的催眠作用,无肌松弛和抗惊厥作用。

02、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一觉醒周期,可以改善时差症状、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和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因不良反应很小,可在老年人群中使用,也用于倒时差。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等。

雷美尔通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褪黑素受体MT1和MT2激动剂,可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总睡眠时间,可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以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由于没有药物依赖性,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已获准长期治疗失眠。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因此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03、抗抑郁药

部分抗抑郁药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在失眠伴有焦虑、抑郁心境时候应用有效。

低剂量多塞平(3~6mg/d)、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小剂量米氮平(15~30mg/d)等抗抑郁药物与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有益于尽快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例如,唑吡坦和帕罗西汀联用可以快速缓解失眠症状,同时协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

这么多药物,作为失眠患者,如何选择呢?建议至专科就诊,经医生评估,找到失眠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治疗方法或药物。多数情况医生会考虑患者症状的针对性、既往用药反应、患者一般状况、基础疾病,当前用药的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现患的其他疾病。在遵循治疗原则的同时还需兼顾个体化原则。

刘玲
刘玲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