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三角是怎么回事?怎么预防治疗?
当牙龈不能完全覆盖两个牙齿的牙颈部与接触点之间的间隙时,两颗牙齿之间就会出现一个黑色的空洞的三角形,专业称为龈外展隙,俗称“黑三角”

“黑三角”是怎么形成的呢?
口腔卫生:刷牙不正确,口腔清洁不到位,牙齿就会产生了牙菌斑、牙结石,而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刺激牙龈,容易使牙龈萎缩,出现黑三角。
牙冠形态:正常的牙齿形态是锥子形的,一般牙冠部位比较宽大,牙根部分比较窄小的,如果牙冠部位宽很多,牙根部位又窄很多,那么就更容易出现“黑三角”了。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牙龈乳头高度每年也会平均降低0.012mm,牙龈会出现少量萎缩,“黑三角”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矫正中加力不当:在矫正过程中,如果一些医生不专业,加力不当,也可能会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牙龈出现“黑三角”的情况。

出现“黑三角”时怎么治疗?
1.彻底清洁牙齿:彻底清洁牙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可以使用牙缝刷、冲牙器、牙线等辅助工具对牙齿进行清洁,这将大大减少“黑三角”的出现。还避免了因清洁不足而导致的其他口腔问题。
2.进行牙周治疗:定期洗牙,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牙周治疗。积极与医生配合接受洗牙、刮治、牙周护理或其他手术。
3. 邻面去釉(片切):对于牙齿形态呈梯形或铲形的,可以对邻面去釉改变牙冠形状。从点接触变为表面接触,增大接触面积,同时配合正畸关闭间隙,减少“黑三角”的发生。
4. 做牙贴面:如果黑三角已经非常明显,那么可以选择做牙贴面或者树脂充填来掩盖黑三角的问题。但对树脂充填所带来的龈方悬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免导致牙龈炎,再次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

矫正中出现黑三角是怎么回事?
牙齿黑三角的出现一般是由于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造成的,缺失部位的牙龈被称作龈乳头。
据调查,“成年正畸患者发生黑三角的概率与矫正前的牙齿牙周的某些因素和矫治过程中变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一般在佩戴牙套之前医生会对你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与清洁。此外,正畸期间建议3-6个月洗牙,如果“黑三角”不严重,在矫正快结束时,我们可以通过邻面去釉,改变牙冠形态,从点接触变成面接触,增大接触区面积,同时配合正畸关闭间隙,从而减少“黑三角”的发生;如果“黑三角”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常规的清洁与形态修复都无法去的较好效果,可以考虑用牙齿贴面美容修复来解决问题。
戴牙套期间要怎么清理牙齿才能避免蛀牙、黑三角?

一、戴牙套期间,牙刷篇
选择牙刷方面:小头、软毛、U/V型刷毛设计
第一步:牙刷头要雨露均沾,要在每一颗牙齿的表面上都轻轻打圈摩擦。
第二步:牙刷与牙龈要保持45°完美结合角度,使牙刷毛能够完全贴合的进入矫治器与牙面之间,再轻轻刷牙。
第三步:清洁牙齿的咬合面和内侧,将刷头竖起来,利用刷头的尖端清洁牙齿。
第四步:轻刷舌头表面。

二、戴牙套期间,牙缝刷篇
选择牙缝刷方面:I字型
第一步:将牙缝刷通过牙弓丝与牙齿之间的间隙穿进去。
第二步:让牙缝刷紧贴牙面,然后上下拉动清除牙齿表面的细菌软垢。

三、戴牙套期间,牙线篇
选择牙线方面:根据牙缝大小适当选择牙线粗细
第一步:把牙线通过牙弓丝与牙齿之间的间隙穿进去。
第二步:用一只手的食指与另一只手的拇指握住牙线两端,将2cm左右的牙线拉成直线,前后拉动,轻轻滑入牙缝内。

四、戴牙套期间,冲牙器篇
选择冲牙器方面:尽量选择有正畸喷头的冲牙器
第一步:将喷头放入口腔内,垂直对准牙齿与托槽。
第二步:喷头跟牙龈保持0.2-0.4mm的距离,同时微微张开口腔,使清洗口腔后的水能顺利流出。
注意每次冲洗大概1-2分钟即可,建议每天冲洗的次数不超过两次。
本文是陈启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