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湘蜀 三甲
胡湘蜀 主任医师
广医二院 神经内科

一家四口,三人癫痫!这种遗传病可以这样治

493人已读

近日,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神经外科视频视频脑电图检查室,出现戏剧性的一幕:一家四口,三人患癫痫病。

一、6月龄女婴突发癫痫

今年3月31日,6个月大的茜茜(化名)吃奶时候突然呕吐,随后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四肢强直,双拳紧握,1-2分钟停止,停止后精神疲倦,喉间有痰。

1.jpg

4月10日,茜茜又出现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并且当天发作了2次 。

连续发作之后,茜茜父母觉得孩子是癫痫病,他们赶快带女儿到当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当地医生还是为茜茜开了抗癫痫药物。服药后,茜茜没有再发作过。

二、双胞胎哥哥也癫痫发作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茜茜 异卵双生的哥哥哲哲(化名) ,5月24日早晨7点半,突然出现发呆,呼呼发音,口唇发紫。

2.jpg

“感觉天要塌了,两个宝宝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下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茜茜妈妈告诉记者。

多方打听,在亲友介绍下,5月26日,茜茜父母带着双胞胎来到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神经外科。

三、脑电图提示正常,生长发育也正常

接诊的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胡湘蜀,经过4个小时视频脑电图检查后,提示茜茜和哲哲的 脑电波都正常 ; 查体检查表明,两人的 生长发育也正常

“目前的检查结果,不能诊断宝宝患了癫痫病,但症状又符合癫痫病,建议再观察一下。”胡湘蜀主任医师告诉茜茜父母。

听到医生的诊断,茜茜父母送了一口气。本以为到此为止,没想到,意外再次发生了。

四、转机!妈妈想起幼时曾高热抽搐

6月9日早上10点半,哥哥哲哲突然眨眼,头歪斜,四肢僵硬,皮肤紫绀,1分钟停止。

次日一早,茜茜父母再次找到胡湘蜀主任医师,并着急地说明哲哲这次的情况。

这一次,在胡湘蜀主任医师的细问之下,茜茜妈妈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诊断线索:自己2、3岁时高热抽搐过2次,表现为双手握拳抖动,口角歪斜。

于是,胡湘蜀主任医师继续追问得知,茜茜妈妈在中学时候,快速跑的过程也偶尔出现手脚不协调,突然停下来的情况。

“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中学时候一次运动比赛过程中突然摔倒。”茜茜妈妈回忆,“大学期间快跑过程中也曾出现上肢挥动一下,下肢抽筋一下,甚至因而摔倒的情况。”

了解这些情况后,胡湘蜀主任医师认为:

1.两个孩子婴儿期出现无热癫痫发作,发作丛集出现;

2.孩子发作间期脑电图完全正常;

3.孩子生长发育正常;

4.家族史:母亲儿时热性惊厥和成年后发作性运动障碍史,都非常符合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的表现。

于是,胡湘蜀主任医师建议进行家系基因检查,并同时为哲哲开具抗癫痫药物,茜茜进行减停药计划。

五、基因检测确诊,良性家族遗传性癫痫

2022年8月,两个宝宝的基因检查结果出来了。 正如胡湘蜀主任医师所料,茜茜和哲哲均携带PRRT2基因变异,变异位点为c.649dup(p.Arg217Profs*8),该变异基因来源于母亲。因此,胡湘蜀主任医师诊断两个孩子为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妈妈诊断为发作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均由PRRT2基因变异所致。

3.png

4.png

△ 先证者为哲哲,家属为茜茜,箭头所指为突变位点,三人结果均相同。

目前,茜茜已经停药,病症也无发作;哲哲继续服用小剂量抗癫痫药,计划服药到1周岁,复查脑电图后再决定是否停药;妈妈大学毕业后,未出现发作性运动障碍。

六、专家提醒:该基因病变一般预后良好

胡湘蜀主任医师介绍,PRRT2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断臂(16p11.2),编码富脯氨酸跨膜蛋白2,主要分布在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前膜,与另一种突触蛋白SNAP25相互作用,参与囊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及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

“该基因在2011年才逐渐被认识,但携带该基因变异的病例已超过1000例。起病年龄为出生后3-12个月,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外显率为60-90%。”胡湘蜀主任医师说。

PRRT2变异可导致婴儿癫痫和(或)成年后运动障碍,临床表现常见有三种类型: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伴婴儿惊厥。

胡湘蜀主任医师提醒,该基因变异引起的癫痫预后良好,发作通常在1-2岁后消失,经过治疗,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胡湘蜀
胡湘蜀 主任医师
广医二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