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腿血管瘤伴疼痛-法瓦病FAVA的分期
FAVA的全称是Fibro-Adipose Vascular Anomaly(纤维-脂肪血管异常,也称为纤维-脂肪血管异常),在国内也称为“法瓦病”,属于音译。在此之前,临床医生将其称为“疼痛性血管瘤”、“疼痛性静脉畸形”、“小腿海绵状血管瘤伴跟腱强直”、“小腿肌间血管瘤伴跟腱强直畸形”等。
该病特点包括:多为女孩;局部包块/肿胀,病变处压痛明显;多数伴有患肢变细;随病情发展,缓慢出现病变肌肉挛缩,最终关节强直,失去活动功能,甚至出现肢体短缩。
因此,根据疾病进展程度和临床表现,FAVA可分为3期:
I期(疼痛期),此期以疼痛为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肌腱无明显挛缩,关节活动不受限;
II期(挛缩期),此阶段肌腱明显挛缩,关节活动部分受限,但无关节畸形;
III期(畸形期),此时关节已形成强直畸形,伴或不伴有肢体的不等长、不等粗。
要指出的是,疼痛贯穿整个病程,且呈进行性加重。FAVA的大致发展过程为:随着病变肌肉内纤维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可出现早期的局部压痛。早期疼痛为病变部位的原发性疼痛,是组织内的神经末梢直接受到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而产生的疼痛;随着病变在肌肉内逐渐浸润,疼痛范围增大,程度加重,肌肉开始出现挛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和挛缩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关节强直畸形。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挛缩和关节畸形在静脉畸形中罕见,亦可借此与之鉴别。
参考文献:
[1] 谢崇,王怀杰,蔺卫龙,杨伟家,周金榜,孙长福,郭正团.法瓦病诊疗方法的初步探索[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2,43(2):146-150.
[2] 王怀杰,谢崇,蔺卫龙,周金榜,杨伟家,郭正团.纤维脂肪血管病变13例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2,21(7):668-674.
本文是王怀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