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上官文峰
上官文峰 主治医师
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 脊柱微创外科

教你如何辨别“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腰肌劳损”?

672人已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腰突是人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指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等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并在外力作用下引发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从而使髓核相邻组织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导致腰突的因素较多,除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之外,长期反复外力造成轻微损害、椎间盘突然承受高压、遗传、腰骶先天发育异常、受寒等因素均有可能引发腰突。该疾病患者常发生腰部疼痛及双下肢麻木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腰损主要是由于久坐、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等引发腰肌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形成腰肌劳损。腰损可分为动力性和静力性两种类型,动力性腰损多发生于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群中,静力性腰损多发生于久坐和久站的人群中,该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腰背部肌肉失衡,引发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


腰突和腰损均会对患者腰椎产生一定影响,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肿胀等症状。那么,二者有何不同?如何才能有效辨别“腰突”还是“腰损”呢?


一、发病机理不同


腰突是骨骼问题,骨骼会对髓核及其邻近组织神经和肌肉产生压迫作用,进而形成腰部疼痛,此外,腰损也有可能引发该病。

腰损本质上是肌肉损伤,与骨骼无明显关系,是因长期姿势不当或长时间未进行锻炼,腰背部肌肉较虚弱或疲惫而造成的慢性炎症。

发病部位不同


腰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下腰段,因下腰段部位是整个脊柱中活动度最大的部位,该部位是应力集中区,极易引发腰突,尤其是腰4~5和腰5骶1两个节段,因此,经常弯腰或过度负重的患者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

腰损发病部位主要是腰大肌两侧、筋膜及韧带组织处,急性腰扭伤、腰部维持屈曲姿势过久等因素均会导致两侧的腰部肌肉边缘及隆起部位发生腰损;而腰椎压缩性骨折或脱位、骶椎腰化、椎弓根断裂等因素则会引发腰肌韧带受损。


三、临床症状不同


腰突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腰腿疼痛症状,并伴有臀部、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腰突疼痛症状较明显,且一般是持续性的。

腰损患者则以腰部酸痛、胀痛为主要症状,弯腰活动会受限,腰损症状一般只局限于腰背部,而臀部、下肢没有症状,且腰损症状不是持续性的,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


四、影像学表现不同


腰突可通过CT或者核磁共振显示腰椎间盘髓核退变、神经受压特点。

腰损无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只能看到肌肉水肿,该疾病可通过临床表现确诊。

以上就是腰突和腰损的主要辨别方法,除发病机理、发病部位、临床症状不同外,二者在治疗方面也存在较大区别。腰损治疗相对简单,采用理疗、热敷、烤电等保守方式进行治疗便可取得良好效果,而腰突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需要根据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症状选择治疗方案,患者症状较轻时可以采取保守的方式治疗,症状较重时,则需要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以缓解疼痛不适症状。

此外,腰突和腰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多卧床休息,不要睡太软的床,避免腰部压力过大,更不要自己轻易按摩腰部,疼痛时可通过热敷缓解。





上官文峰
上官文峰 主治医师
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 脊柱微创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