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郑志博 三甲
郑志博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胸外科

发物!这个神秘的东东,到底是个啥?

385人已读

当人们生病的时候,

往往会问:“医生,我这病有什么忌口的吗?

哪些东西吃了不利于病情恢复呀?”

这时候医生常常会答:“都可以吃啊!

以前吃了没有不舒服的东西都可以吃!”

这时,人们常常会带着怀疑的眼神,

“人家都说……这些是发物!吃了对病情不好!,你怎么说都能吃!”


那么,这个来自东方的古老又神秘的“发物”到底是个啥呢?

追溯历史,我们发现“发物”这个词,最早是出自于明代的《普济方》中,文中写到”口疮、历节风等忌发物”。清代《外科心法要诀》中也说,“生疮者当戒劳动,发物,其证可愈,否则难痊”。但是到底什么是发物,古籍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到了现代,各个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人对发物的定义也五花八门。秦伯未先生在《中医对于病员的膳食问题》中提出,发物是引起口干、目赤、牙龈肿胀、大便闭结等,有发热可能的食物。也有观点认为,发物是能引起旧疾复发或者新病加重的食物,比如海鱼、虾、蟹、鸡肉、鹅肉、牛肉、羊肉、辣椒等等。

总体来看,民间传说的发物更多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从现代西医学的理念来看,其中大部分都是富含蛋白质与脂肪、或者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随着现代医学知识和检验技术的普及,近现代的中医对“发物”的定义也集中倾向于类似“过敏原”的概念。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有那么多东西被列入发物的范畴,而且最常被提到的都是最容易引起过敏的海鲜、鱼、牛羊肉等含有丰富异体蛋白的食物。

那么,为啥古人说要忌口发物呢?

首先,发物在中医理论中一般出现于方剂禁忌和病证禁忌,比如针对皮疹、过敏或哮喘者,是有具体的适用对象的,而不是说某种食物不管得了什么病都要忌口。比如一些所谓的“发物”,其实是部分人群存在食物过敏,比如海鲜、鸡蛋等诱发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再者,古人的认知渠道有限,往往是通过观察现象进行因果联系,大多数是对经验的总结,但这些总结不一定是对的。


此外,古代的生活条件不如现代,畜禽肉难以储存,容易腐败或者感染寄生虫,吃完也有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情况,这样流传下来就成了“发物”,实在是“冤”呀。


当然,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确实有一些“饮食禁忌”,例如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要少吃糯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与辣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胸部手术后患者要限制油脂的摄入;糖尿病患者要减少精制米面的摄入;痛风患者需要低嘌呤饮食……但是这些特定环境下的“饮食禁忌” 和个人体质有关,不宜外推到全体人群中盲目忌口。

肿瘤病人需要避免发物吗?

其实,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营养支持(充足的能量与充足的蛋白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盲目减少鱼、肉、蛋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疾病恢复。


所以与其迷信“发”还是“不发”,肿瘤患者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摄入;适量吃鱼、肉、蛋;限制精制糖与酒精摄入;在烹饪方式上避免烧烤、腌制、煎炸等等。

手术后病人需要避免发物吗?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觉得手术后应该忌吃鱼肉、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不然会影响伤口愈合。

其实,对于手术以后,尤其是大手术后的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以分解代谢为主,这时候充足的营养,特别是足量优质蛋白质的供给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鱼肉、海鲜、牛羊肉这些高蛋白食物都是对伤口恢复非常有利的食物,其营养价值远高于那些传说中极有营养却只有脂肪、嘌呤、调味品的鱼汤、鸡汤、大骨汤……

所以,只要手术前不过敏,吃过也没有不舒服,手术后就放心吃,只是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吃,别一次吃太多。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发物没有统一定义,

其作用也缺乏科学依据。

身体好的时候,均衡营养,合理饮食,享受美味与健康。

身体出现问题时,应该更要注意「吃好」补足营养,而不是盲目忌口。

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

饮食注意事项建议咨询医生和营养师。


郑志博
郑志博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