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朗天空的一片乌云 ---那些需要积极手术切除的磨玻璃结节
近20年来,关于亚实性(磨玻璃)肺腺癌的临床研究持续进展,磨玻璃结节为主要影像表现的肺腺癌预后很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些肺癌研究中,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牵头的JCOG系列研究无疑起到了开创并引领世界的作用。如,JCOG0804研究中,磨玻璃为主(CTR<=0,25)<2cm肺腺癌切除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99.7%(1例死于其他疾病);而JCOG0802研究结果提示,以实体成分为主(CTR>0.5)<2cm肺腺癌的五年生存率94%。这些结果都提示我们,CT影像上具有磨玻璃成分的肺癌预后很好,这个时期的肺癌绝大多数都可治愈,不需要“谈癌色变”。
但,肺癌预后的好与坏绝非黑与白那么分明。众所周知,肺癌的发生和逐步发展与时间相关。从局部微小病变开始,随着时间逐步长大,癌细胞侵袭周围组织、淋巴管、血管,逐渐扩展到全身。更需要重视的是,癌细胞本身侵袭性强弱也有很大不同。病理学研究发现,病理类型为“微乳头型“和”实体型“的腺癌表现出更强的侵袭性和转移特性。即使是影像表现为磨玻璃的腺癌中也常发现这种高侵袭性病理类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原发病灶还很小的肺癌就有多发转移,原因多于此高侵袭类型有关。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最近发表了他们对亚实性腺癌(磨玻璃结节)中高侵袭成分的研究,总结了高侵袭病理成分的相关因素。在他们回顾总结的866例早期腺癌中,微乳头和实体型的腺癌及淋巴血管侵犯的腺癌为高侵袭成分,具有高侵袭成分的ⅠA期腺癌5年生存率仅90%,而无高侵袭成分的腺癌为98%。在<=2cm的亚实性腺癌中,有高侵袭成分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85.8%,而相应无高侵袭成分的为98.9%。因此可见,腺癌中的高侵袭成分显著影响肺癌患者的术后复发及生存。
那么,临床工作中,当我们遇到相似的影像,相同的分期的患者,如何找到那些具有高侵袭成分的亚实性腺癌呢?回顾临床资料,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研究者发现:CTR值>0.5, SUV最大值>1.5,吸烟指数>20包-年是出现高侵袭腺癌成分的预测因素,即,具有以上三种因素的患者更容易患上高侵袭腺癌。数据显示,具有以上3种因素之一,出现高侵袭成分的概率为12.4%,而没有相关因素的仅为1.3%,相差近10倍。因此,研究者建议对具有以上特点的的患者应更早地进行手术治疗。
我曾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研修,与研究者四仓、吉田等医生熟识,他们手术精细,研究数据详实可靠,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文后我将摘要贴出,方便同行阅读。有些术语如CTR,SUV,吸烟指数可以自行查询。
另,关于吸烟,不仅与肺癌发病率密切相关,更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建议吸烟者尽早戒烟

本文是侯广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