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膜肉瘤:一种专挑年轻人下手的恶性肿瘤
在我们的认知里,恶性肿瘤往往好发于中老年人。然而有一些恶性肿瘤偏偏好发于年轻人,甚至是儿童,滑膜肉瘤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滑膜肉瘤,相信很多人对它都是陌生的。滑膜肉瘤上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还是2016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其中的主人公魏则西所患的,就是滑膜肉瘤,最终他也是被这种恶性肿瘤夺去了仅22岁的年轻生命。
滑膜肉瘤到底是什么?
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充质来源的恶性肿瘤,在任何组织中都有可能发生,常见于软组织,通常发生于四肢和躯干的关节周围。滑膜肉瘤的组织来源是未知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它来源于关节滑膜细胞,并因此命名,但随后又发现它实际上与滑膜组织无关。滑膜肉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发病高峰为15~30岁。
为什么会出现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最常发生于四肢和躯干,也有少数发生于头颈部、心脏、肺部和胸膜、腹膜后腔和纵隔、胃部、肾脏。
滑膜肉瘤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而容易被忽略。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出现与关节炎或滑囊炎相似的症状:位于深处的肿胀或肿块,有时会伴有疼痛。另外有事还会出现腿、手臂、手或脚的活动不便,甚至跛行。
在儿童或青少年中,与骨骼和关节相关的疼痛经常被误认为“生长痛”,但生长痛多是发生在双侧的对称性疼痛,而病理性的疼痛则往往是单侧。因此,如果在身体区域,如四肢发现不明肿块或出现持续的、无故的疼痛,应及时就医。
滑膜肉瘤是怎样确诊的?
如果医生怀疑滑膜肉瘤,会从评估症状和进行身体检查开始,包括常规的病史问诊、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各种影像学诊断(X光、CT、MRI、骨扫描等)。然而,只有通过病理活检才能确诊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是如何治疗的?
滑膜肉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扩散程度等,原发性局部滑膜肉瘤的首选治疗是手术切除,有时也会根据需要采取放疗和化疗。
手术治疗包括活检和手术切除整个肿瘤、邻近肌肉和淋巴结。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可能需要切除全部或部分肢体手术。目前,手术切除+辅助化疗是可手术切除的滑膜肉瘤的标准治疗模式。
如果肿瘤较大(最大直径>5cm)、较深或侵犯周围组织、神经或大血管,完全切除比较困难,可以进行术前放化疗,以缩小肿瘤。如果手术时肿瘤未能完整切除,或切除时肿瘤较大,则术后需进行辅助放疗,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
与其它软组织肉瘤相比,滑膜肉瘤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因此,化疗和放疗一样,也经常应用于滑膜肉瘤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
另外,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晩期或转移性滑膜肉瘤,积极有效的化疗有利于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也在被广泛临床试验,有望获得突破,给患者带来更多生存的希望。
滑膜肉瘤的预后如何?
滑膜肉瘤的预后
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肿瘤大小。影响肿瘤预后的最主要因素,较大(最大直径>5cm)的肿瘤相对更难完整切除,更易发生转移,预后也相对较差。
2. 患者年龄。儿童患者预后优于成人,10岁以下的儿童预后更好。
3. 原发部位。远端肢体肿瘤比近端肢体或躯干肿瘤预后更好。
4. 组织学类型。未分化或分化差的滑膜肉瘤,预后较差。
5. 转移情况。如果诊断时已经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6. 手术情况。如果首次手术切除能够完整切除肿瘤,则预后较好。
总而言之,滑膜肉瘤属于一种不太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15~30岁的青少年和青年人,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当然,配合放化疗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
本文是林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