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冷雪荣 人已读
抽动障碍的抽动特点是不自主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的、刻板的抽动。症状包括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像眨眼、眼球转动、挤眉、皱额等动作与一些眼科疾病表现相似;像呼吸肌、咽喉肌、口腔肌等产生声音,清嗓、干咳、哼声、吠叫声、吸鼻、咂舌声、深吸气等与某些呼吸道疾病表现相似;像面部表情的扭曲、扭腰、甩手、刺激动作、跺脚、似触电样全身耸动等与一些癫痫病的表现相似。这些情况都需要通过检查进行鉴别。
抽动障碍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长短的不同,可分为 :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对于轻度抽动障碍患儿,可先行或仅予医学教育和心理支持,适当给予观察等待期。中重度抽动障碍主要采取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难治性抽动症,只有在药物治疗无效,抽动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功能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外科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医学教育和心理支持
对于轻度抽动障碍家长不要增加患儿的心理负担,而要通过增进亲子互动、家校互动等形式进行医学教育和心理支持,鼓励患儿与周围的人自信地互动,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家长应帮助和指导孩子避免可能引起或加重抽动症状的危险因素。
2、认知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能减轻抽动症及其共患病的症状、改善社会功能,一般对9岁以上儿童有帮助。抽动障碍的行为治疗包括抽动综合行为干预、正性强化、自我监控,放松训练、习惯逆转训练、暴露与反应预防等,训练患儿意识到自己的抽动,并通过具体行为策略减少抽动。
3、药物治疗
根据患儿的症状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可以缓解症状,树立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药物应以最低有效剂量单药治疗开始,根据需要逐步增加,疗程通常为1~2年。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任何时候症状复发或加重,则返回前一步或重新修订方案再开始治疗。患儿需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继续治疗的必要性。
4、中医治疗
在中国,除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几种中药可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外,也有报道指出针灸、穴位敷贴,能起到活血通络止痉的作用。
5、神经调控治疗
脑电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经颅微电流刺激等神经调控治疗被认为能够改善抽动症状。脑电生物反馈利用脑电图仪呈现脑电波变化,引导患儿进行自我调节训练。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无创、无痛的神经调控技术,利用脉冲磁场无衰减的穿透颅骨并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引起神经细胞的去极化并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
本文是冷雪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