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子宫肌瘤科普

发表者:吕洪涛 人已读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可以生长在子宫的任何位置,因其位置的不同而分成10种不同类型。大多数肌瘤患者没有症状,通过查体偶然发现。但肌瘤会缓慢长大,并逐渐出现症状。

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本来肌瘤不大,但是因为吃的太好、补的太过,或者口服中药不当而导致肌瘤快速生长。因此,肌瘤患者不适合吃蜂王浆、花粉、燕窝等补品,当然偶尔吃一点尝尝鲜也无大碍,不要经常吃就行。

未命名图片.png

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

一. 子宫肌瘤的特点

1、肌瘤外观长什么样子呢?

正常子宫如下图所示

bbdbfdf0aed715b70bc5067ba6afc773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中间的球形器官就是子宫

患有肌瘤的子宫长这个样

786e7f5b070950afa175e27b9658efc2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单发的子宫肌瘤

还可能是长这个样

e76f9171521db27f3cb1729d949fc3f5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多发性子宫肌瘤

2、患有子宫肌瘤会有什么影响?

大多数子宫肌瘤没有什么不良影响。有症状时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淋漓不尽以及压迫症状(盆腔痛、尿频、便秘等)。

子宫肌瘤也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如造成不孕、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3、子宫肌瘤的超声和磁共振检查

子宫肌瘤的诊断还是比较简单的,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肌瘤特点。

4105eebaa06351786172653317dba3ff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中蓝色标记的是子宫,红色标记的是肌瘤

磁共振可以更好的辨别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等详细信息,是常用的术前检查。磁共振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的切除肌瘤,减少肌瘤残留的几率。

7acb6ea6e07bbebaa878e1046e0d0093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图中红色箭头所指的黑色团块就是子宫肌瘤

二. 子宫肌瘤的治疗

一般来讲,没有症状的肌瘤可以观察,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肌瘤的生长速度。对于有症状的或者肌瘤生长快速不排除恶变的肌瘤建议手术治疗。如果有怀孕的计划,手术指证会更宽一些,肌瘤直径超过4cm都可以选择手术。

手术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异,需要医患双方商量之后共同制定方案。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随访条件、合并症的情况、肌瘤的特点、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等个体化选择。

  1. 手术方式可以选择子宫切除,也可以选择肌瘤切除;
  2. 手术入路有腹腔镜、宫腔镜,有开腹、经阴等不同方式;
  3. 可以选择多孔腹腔镜,也可以选择经脐的单孔腹腔镜(在标本取出方面有很大优势)。
未命名图片4.png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三. 关于肌瘤手术的几个注意事项

1、肌瘤残留和复发的问题

对于保留子宫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开腹还是腹腔镜,肌瘤都有可能残留,残留的肌瘤或者新生的肌瘤会继续缓慢长大,如果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可能会需要再次手术。

2、术后恢复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会注射缩宫素,促进宫缩、减少出血,因此会有宫缩痛。腹腔镜手术的切口疼痛很轻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但是腹胀会比较明显,而且很多患者要术后24-48小时才能排气,属于正常的恢复过程。排气前可以流质饮食,减轻肠道负担。根据排气及腹胀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一般需要3-5天的时间。

3、子宫切除

对于年龄大,无保留子宫意愿的患者,可以选择切除子宫,建议同时切除输卵管。是否切除卵巢要根据患者年龄、卵巢是否有疾病等情况来决定。切除子宫从术后疼痛、腹胀等方面会比肌瘤切除轻很多,但是阴道断端的切口愈合需要很长时间,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长结实(具体注意事项可以阅读《子宫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大医精诚》---孙思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微信图片_20221130123705.jpg


本文是吕洪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