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建广
李建广 副主任医师
航天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肿瘤“发热”常⻅原因及处理措施

215人已读

发热是肿瘤患者常⻅症状之一,引起肿瘤患者发热的原因大致有:肿瘤合并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放疗及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博莱霉素、多⻄他赛、紫杉醇化疗后,有时吉⻄他滨化疗后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发热)等。因此,当肿瘤患者出现发热时,医生应当结合临 床特点准确地分辨出发热原因,以便做好对症治疗。

肿瘤患者发热的常见原因如下:

一、感染性发热

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难以抵抗外界病菌入侵,易引起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除了出现忽高忽低发热外,根据感染的部位不同,还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尿急尿频等临床表 现。

处理措施:

采集患者血液、痰液、尿液及其他分泌物、 排泄物等,送培养检查并做药敏试验,为进一步 明确感染病菌及敏感药物。在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可应用广谱抗生素。若发生局部感染,还需注意局部清洁、消毒,以降低感染⻛险。还应鼓励患者适当规律地运动, 注意饮⻝均衡。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发热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的并发症之一,在化疗过程中,机体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就可能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减少,甚至引起粒细胞缺乏。患者出现高热,体温通常>38°C伴有寒颤,并易继发感染,若粒细胞缺乏持续一周,感染发生率几乎可达100%。

处理措施:

针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的发热,首要处理方法是升白治疗,常⻅的升白针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其作用刺激⻣髓粒系造血细胞,快速生成白细胞。

三、肿瘤热

肿瘤热是肿瘤本身引起一种副癌综合征,主要表现在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和肾癌,也可以发生在实体瘤的进展期,尤其是原发性肝癌。常表现为间歇热或者不规则热,体温在38°C左右,少数可达40°C以上,应用抗生素无效,血象一般正常,可有轻度白细胞升高或贫血。

处理措施:

肿瘤热的处理关键重在诊断,控制好原发灶,肿瘤热自会消失。除此之外,可对症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治疗,如全身或局部进行酒精/温水擦 浴。

四、药物热

药物热顾名思义由药物引起的发热,如博来霉素、吉⻄他滨、顺铂、干扰素、白介素、唑来膦酸等,这些药物常常会引起肿瘤患者发热。另外,输血及血制品有关的致热原性反应也会导致发热,比如输白蛋白、输血等。

处理措施:

药物热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停药后24小时内热会自行消退。一般处理方法是多饮水,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常规退热药。

五、放疗后发热

在⻝管癌、肺癌、纵膈肿瘤等进行放射性治疗时,射线剂量的积累会对肺部造成放射性损伤,继而引发放射性肺炎。

处理措施:

一般通过放疗史和胸部CT即可判断,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激素冲击治疗。

李建广
李建广 副主任医师
航天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