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连坤教授从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的病因、特征及常规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颞叶癫痫伴随海马硬化是常见并被人们熟悉的癫痫综合征,出现耐药性癫痫的比例很高,特别是伴有双侧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在临床治疗中是一个难点。近日我们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任连坤教授,任教授从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的病因、特征及常规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巢内神经学界:什么是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
任连坤教授: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种癫痫的特殊类型,即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癫痫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癫痫非常复杂,是大脑功能的异常反应。简单来说,大脑功能有多复杂,癫痫可能就有多复杂。因此,癫痫可以分为很多的类型。从解剖结构来看,大脑可分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岛叶,这五大脑叶,每个脑叶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因不同脑叶功能异常而出现的癫痫发作被分别归类,包括额叶癫痫、颞叶癫痫、岛叶癫痫等。其中,颞叶癫痫是成人癫痫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占成人癫痫的一半以上。
对于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药物难治性癫痫:对于癫痫患者,如果合理选择并尝试过至少两种抗癫痫药物,且在应用适当的治疗剂量后,患者仍然有癫痫发作,一般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颞叶癫痫作为目前最常见的癫痫类型之一,药物难治性患者较为常见。海马作为颞叶的一个特殊结构,在临床工作我们发现,很多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可伴有海马硬化,其中一部分患者呈现为双侧海马硬化,是目前治疗的一个难点。
巢内神经学界: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患者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任连坤教授:癫痫有多种的病因,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问是否和遗传有关;遗传是一部分癫痫的主要病因,癫痫还有其他病因,包括发育、结构、代谢、炎症等因素。造成大脑损伤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癫痫发作,颞叶癫痫常见的原因和易感因素包括:缺血缺氧、热性惊厥史等。
双侧海马硬化的病因相对比较局限,包括脑炎,如病毒性脑炎后出现的双侧海马硬化;还有最近十多年国内外都非常重视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如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等,容易累及颞叶内侧并引起双侧海马硬化;由于海马对于各种的外界损伤(如缺氧、缺血、或者炎症等)都非常敏感,因此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容易导致海马损伤的因素,也是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类型的常见病因。
巢内神经学界:患者的发作特征是什么?对于患者有什么影响?
任连坤教授:颞叶癫痫伴有双侧海马硬化大多是脑炎后,或其他脑损伤后导致的双侧的癫痫样放电,其发作可以起源于双侧,它的临床表现具有以下特征性。
1、记忆力下降
海马的主要功能是记忆。当双侧海马异常后,临床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患者常常表述,记不得最近发生的事。
2、先兆发作
颞叶癫痫伴有双侧海马硬化患者,清醒时和睡眠中均可出现发作,发作可能有感觉先兆,患者会描述感觉心慌,感觉害怕,或者是感觉周围的环境变得熟悉,像见过一样,也就是似曾相识感;有时或是有一些往事、片段或者场景的涌现,有的先兆则被描述为感觉周围环境突然变得陌生,等等。
先兆过后多出现愣神,意识丧失,同时可能伴有一些动作,包括咀嚼、吞咽、走动、手部摸索等,这是常见的发作表现;还有一些患者先兆后直接呈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颞叶癫痫伴有双侧海马硬化的先兆发作相对比较固定,但发作频率较高,有时几天发作一次,严重时一天可有多次发作。
巢内神经学界:目前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有哪些?
任连坤教授: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的发作很频繁,其相关治疗是目前癫痫治疗的难点。癫痫是可治性疾病,药物治疗是首选,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合理选用抗发作药物进行治疗,其中70%左右的患者能够达到不发作。但是,对于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这种特殊的类型,往往呈现药物难治性,在应用两种或多种抗发作药物后,效果仍不好。这时候怎么办呢?
1、在现有的药物中,通过调整其配伍以减少患者发作。未来希望能够出现一些新的抗癫痫药,能够对于这类癫痫患者有好的效果。
2、对于药物难治性的癫痫,采取经典的切除手术能够收获很好的疗效。但是这类切除手术,主要是对一侧的海马硬化的患者效果比较好;而对于双侧海马硬化,切除手术往往是不适合的(切除手术后发作多无法缓解,并且容易出现记忆功能受累等情况),目前仍是治疗难点。
3、随着新技术和理念的发展,现在有一些新兴的治疗方式,包括神经调控等,可以应用于颞叶癫痫伴有双侧海马硬化的治疗。
总体来看,颞叶癫痫伴有双侧海马硬化的治疗仍是一个难点,目前基本到了攻坚的阶段。
巢内神经学界:如何能够有效控制颞叶癫痫伴双侧海马硬化患者的发作?
任连坤教授:颞叶癫痫伴有双侧海马硬化,不仅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国际上面临的挑战。因为不适合切除性手术,目前临床上在药物调整之外,还可以采取神经调控治疗。神经调控是什么?就是通过一些物理的手段,对于这类大脑的活动进行调节,调节脑节律,减少异常放电,从而减少癫痫发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现有的用于颞叶癫痫伴有双侧海马硬化的神经调控包括:
1、迷走神经电刺激
国际上观察到迷走神经电刺激基本对50%的患者有效,但可能也不是特别令人满意。
2、脑深部电刺激
在临床观察中,双侧丘脑前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这部分患者也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3、闭环式调控
现在可以考虑做一些闭环式的调控,因为癫痫发作是没有规律的。常规调控可能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即使不发作的时候,也持续刺激进行调控。闭环调控是当患者要发作时,再施加更有针对性的调控,这也是国际上正在考虑的一种新的手段。
总之,对于这类颞叶癫痫伴有双侧海马硬化的患者,需要国内外共同努力,来想办法来解决这一治疗难点,希望在未来我们能有更好的治疗方式可以选择。
专家简介

任连坤教授
任连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癫痫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日本国立癫痫中心研修学者,美国梅奥医院博士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
国际抗癫痫联盟青年神经生物工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癫痫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科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
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杂志》副主编
长期从事癫痫的诊断和治疗,致力于发展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治疗方法。国际上首次报道了VLFO、gamma-IED的癫痫相关电生理指标,以及首次命名了人类听觉准备电位。在脑深部电刺激调控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研究和靶点选择方面做出了突破性工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eurology,Annals of neurology,JAMA Neurology, Brain, Brain stimulation Communications Biology等杂志。主译《癫痫-发作和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神经科疑难病例讨论》,担任《临床脑电图图谱》副主编,参与并执笔我国多项癫痫和脑电生理的指南和共识的撰写。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