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奇金淋巴瘤的日常管理
一、什么是霍奇金淋巴瘤?
1、霍奇金淋巴瘤是什么?
霍奇金淋巴瘤又称何杰金氏淋巴瘤(HD),是淋巴系统的恶性实体瘤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大多数病人最初病变仅限于一组淋巴结,随着病情发展渐扩展到邻近淋巴结或淋巴组织,也可通过学行播散侵犯淋巴组织及器官。据统计60%~80%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被治愈,这个比例和意义非常巨大。
2、霍奇金淋巴瘤的现状
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我国霍奇金淋巴瘤的患病人数达26,000例,占世界的8.9%;
2016年有2,900例患者因霍奇金淋巴瘤导致死亡,占世界的10.1%。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发病年龄较年轻,主要集中在18-35岁,中位发病年龄为32岁。
3、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尚不明确
以下因素可能会增加霍奇金淋巴瘤的患病风险
病毒感染:EB病毒和HIV感染会增加小部分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患病风险。但大多数情况下,上述病毒感染并不会发展为霍奇金淋巴瘤。
家族史:父母、兄弟或姐妹患有霍奇金淋巴瘤会略微增加该病的患病风险。然而,这种亲缘关系并不常见。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病风险更高。如果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在器官移植后需要服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4、霍奇金淋巴瘤WHO分类
HL由两种临床、病理特点不同的疾病组成,WHO分类将其分为2种主要类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cHL) 和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NLPHL)
cHL约占HL90%,可分为4种组织学亚型:结节硬化型 (NSHL,占40-70%,最常见),混合细胞型 (MCHL,占30-70%),淋巴细胞富集型 (LRHL,少见),淋巴细胞富集型 (LRHL,少见)。
5、什么是“随访”?
随访: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它的方式,进行对病人继续追踪、查访。从而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方便医生随时掌握患者病情。
二、霍奇金淋巴瘤有哪些症状?
1、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早期会出现颈部、腋窝下或锁骨上、腹股沟,部分深部淋巴结肿大,处于纵隔时会导致气急和胸闷;处于腹膜后,会导致腰背部有酸胀感或疼痛感。
2、出血:淋巴瘤属于淋巴造血系统相关疾病,所以癌肿瘤可侵犯骨髓,从而导致血细胞量减少。血细胞中有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是修复受损粘膜,起到止血效果。但血小板计数减少时就会导致出血症状,如皮肤上有出血点或紫癜、流鼻血以及牙龈出血。
3、发热:不少淋巴结患者早期会出现发热和盗汗等症状。
4、消瘦:体重进行性下降,同时伴有皮肤瘙痒。
三、霍奇金淋巴瘤是如何诊断的
1、霍奇金淋巴瘤是如何诊断的?
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需要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病理、基因检测)做出鉴别诊断。
检查类型 具体项目
病理检查 淋巴结活检,免疫组化,骨髓穿刺
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 ,血常规,乳酸脱氢酶,血沉
影像学检查 PET/CT扫描,CT扫描,超声,MRI扫描
2、霍奇金淋巴瘤诊断需常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
通过免疫组化确定肿瘤细胞和背景细胞的免疫表型,标志物包括CD30、CD20、CD15、、PAX5、CD3、MUM1等,(霍奇金淋巴瘤)CHL常表现为CD30(+),一项超过1200例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发现,98.4%cHL患者病理检测呈现CD30阳性。
四、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化疗:常规ABVD方案(阿霉素 博莱霉素 长春新碱 氮烯咪胺 ),1970诞生于意大利,是目前国际上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金标准”。化疗中使用的博来霉素等蒽环类药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此外患者年龄与后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正相关。
2.放疗:一般联合化疗进行,继发心血管疾病主要与累及心脏的放疗。
3.分子靶向药物:CD30单克隆抗体、来那度胺、PD-1抑制剂等。
五、霍奇金淋巴瘤如何自我管理?
1、霍奇金淋巴瘤完成治疗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已超过80%,是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治愈癌症的“幸存者”,也仍然可能遭遇各种潜在的问题,因此每个患者都需要接受随访,癌症本身以及抗癌治疗对患者的影响,在治疗结束后也仍然会存在,随访的目标不止是监测癌症复发,还要针对患者治疗结束后出现的各种身心问题,随访可能会显著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心理健康。
3、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访的目的是什么?
对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开展随访,主要目的有以下两个:
(1)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第5年患者没有复发或转移,就可以称之为临床治愈。监测治疗相关的各种远期并发症,则是治疗结束5年以后的随访重点。
(2)降低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这是治疗结束后前5年的随访重点
4、霍奇金淋巴瘤复发的主要原因--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手术后,患者身体较为虚弱,照顾不当容易造成感染。以及放、化疗后,因为放射线、化疗药物不仅仅会杀灭癌细胞,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一同杀灭,导致肿瘤患者免疫力下降
5、免疫力低下的主要表现
感冒不断且反复发作
很容易疲倦:疲劳乏力是多数癌症患者都有的症状,主要和病情、患者的心理有关
常流虚汗;身体在不运动时,也常流汗不止
伤口易感染;身边有患者感冒,很容易被传染
6、如何增加患者的免疫力--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身体比较弱的肿瘤患者来说,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提高免疫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胸腺肽、香菇多糖、脾氨肽、胸腺法新等药物提高免疫力。
7、如何增加患者的免疫力--日常调理;
合理的膳食结构,多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
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适量的肉鱼蛋
少量脂肪和糖
足量的碳水化合物
适量的奶制品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等,运动的益处有以下几点:
减少某些治疗的副作用;
减少可能的感染;
减少治疗期间可能的血栓风险;
缓解疲劳;
增强肌肉力量;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让骨骼更强壮;
提高身体的平衡性。
与亲朋好友或医生交谈、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理解和支持。降低淋巴瘤患者的心理压力:
对每次复诊感到恐惧
对疾病复发的过度担忧
对家人其他成员健康的过度担忧
对治疗副作用的担忧
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
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带来的压力
本文是周芙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