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的血尿”— 为何是肿瘤的引信?
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肉眼血尿,但又没有疼痛等其他表现时,临床上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很多患者在小便的时候,发现自己有血尿的情况,并且除了尿血外并没有其它的如疼痛等不适,这时有些患者往往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忽视了肿瘤最初给到的启示。

“无痛性血尿”背后的危机
多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关,常见的如泌尿系感染、结石、前列腺疾病、肿瘤、创伤等。很多血尿患者还会伴有其它症状,如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血尿,常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而泌尿系结石导致的血尿,通常伴有急性腰部绞痛等。
没有任何感觉、肉眼可以看到的血尿是膀胱癌独特的“排尿异常信号”。血尿一般是全程性血尿,但也有只出现在排尿初或排尿末的血尿。血尿可以是间歇性的,能自行减轻或停止,容易造成疾病已痊愈的错觉,但往往不久后会再次出现。另外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膀胱炎”样排尿次数增多、尿急和尿痛症状,使用抗炎药物久治不愈,应警惕膀胱癌的可能。如果肿瘤已经侵犯了输尿管开口,还会产生肾脏积水,引起腰酸、腰痛、腰胀等情况。
血尿表现不同,提示病变部位相对不同
初始血尿,为开始排尿时尿液中有血,越往后尿液中血色逐渐变清,这种情况下病变一般在尿道和膀胱颈。终末血尿,为排尿最后阶段才出现血尿,开始和中间阶段尿色清亮,这咱情况下病变一般会在膀胱三角区、颈部和后尿道。而全程的血尿,就是指从排尿开始至终止尿色均为血色,则表示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的部位。另外临床上还有尿道溢血等情况,即血由尿道不自主地流出,与排尿无关,这种情况病变多在尿道括约肌远端。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化学致癌物质(芳香胺类物质接触等)、吸烟、饮食因素、化学结构与苯胺染料相似的止痛药的滥用、人工甜味剂、慢性感染、盆腔放疗、环磷酰胺摄入等,逐步增加了患膀胱癌的风险。而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和上尿路梗阻症状等都是判断依据。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的患者,必须详细讲述病史、接受仔细检查,尽早查明原因,避免错过治疗时机。
本文是陈善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