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磊 三甲
吴磊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发热了怎么办?

122人已读

随着新冠患者急速增多,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也免不了面临感染新冠病毒的问题,发热甚至高热是新冠感染的常见症状。

很多患者非常担心如果发热之后会不会造成疾病的复发或者波动。

其实对于常见的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或者其他的一些患者来说,发热的处理流程与普通病人是一样的,体温大于38.5摄氏度需要降温处理,主要分为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

常用的降温药物包括布洛芬和泰诺;如果患者头痛较为明显,可以选择泰诺对症处理;全身肌肉甚至骨骼疼痛,可以选择布洛芬来缓解症状;由于泰诺主要经过肝脏代谢,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选择布洛芬进行降温;有一些患者肾功能欠佳,布洛芬主要经肾脏排出,这时候可以选择泰诺进行对症处理;另外,哮喘的患者最好选用泰诺降温,布洛芬可能有诱发哮喘风险,胃肠道刺激性也稍大一些。目前很多医院和药店上述两种药物似乎都很难买到,除非提早储备,这里跟大家提一个稍微冷门点的药物,洛索洛芬,这个药物的起效时间其实比布洛芬更快一些,30分钟即可以发挥作用,降温持续的时间可达6-8小时,但是需要注意哦,这是一个退热效果较强的药物,因此需要控制好药量,今天有位患者在第二次服用后体温一下降到了35摄氏度,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实际使用降温药物过程中,还是需要考虑患者目前的合并用药,是否有基础疾病以及手头是否有需要的药物,这就需要专业的医生意见和指导了。愿这波疫情早日平息,天下无病

1.png

网图,若有侵权请联系我


吴磊
吴磊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