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抑郁“治郁”小课堂——论老年抑郁伴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抑郁症”这个词相信大家已经都不陌生了,主要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衰退为表现的精神心理疾病。据统计[1],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每个国家伤残调整生命年十大病因中最主要的病因。抑郁障碍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但其治疗率低。此外,抑郁不仅可使心境恶劣、降低生活质量,还与认知功能损害显著相关。
抑郁症患者往往思维活动减慢,言语活动减少,说话缓慢。由于思考过程困难,一些简单的问题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决断能力明显降低,变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甚至对一些日常小事也难以做出决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信息加工能力减退、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等等,这些都是认知功能受损的症状[1]。那么造成抑郁症患者伴认知损害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一、年龄因素
研究证明[2],随年龄的增长,抑郁症和认知障碍的发病率均增加。数据显示[3],对上海浦东社区3311名≥60岁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年龄越大轻度认知障碍及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越高。
二、受教育程度
有研究提示,受教育程度与抑郁伴认知障碍有关。有研究对大于65的老人进行了病例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受教育年限与认知测验成绩呈正相关[4]。

三、体疾病因素
躯体疾病是抑郁伴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代谢性疾病、脑血管因素等多种疾病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患有躯体疾病数不同,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不同。因此,加强老年人躯体疾病的防治可以有效的降低抑郁伴认知障碍的发生[2]。
四、社会—心理因素
随着老年人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角色的变化,其社交机会减少导致朋友圈变窄,人际交往减少,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情感支持等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同时也是认知障碍的重要诱因[2]。
而对于抑郁伴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案,抑郁症的治疗原则[5]包括个体化治疗、剂量逐渐递增、单一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和不良反应、联合心理治疗和积极治疗抑郁并发相关疾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加强心理治疗,使其明确自己的社会位置以及功能,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精神等方面深入了解。临床上针对认知障碍常用的药物包括改善脑血流的治疗药物;改善脑部供氧的治疗药物;改善学习和记忆的药物,如奥拉西坦等[6],可通过对中枢谷氨酸系统及胆碱能系统等发挥效果,从而有效抑制抑郁伴认知障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抑郁症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12):1249-1260.
[2] 徐文秀,孙兰英,杨敬源.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军医,2015,17(01):73-76.
[3] 袁杰.瞿正万.江琦.等.上海市浦东社区老人抑郁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J Clin Psychiatry . 2013.2(23):86-88.
[4]周波.王炜.王鲁宁.等老年人认知功能与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7,1(23 );117-118.
[5] 谭平,黄敏,包维为,等.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4):538-539.
[6] 王琴. 老年人抑郁症与认知障碍的鉴别诊断和临床诊治[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155.
本文是李剑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