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放开后,精神障碍病友和家属们需要注意什么?
随着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全国各个省份都对自己的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概括来讲就是“放开”及“放开”的路上,朋友圈里也在转发网上流传的各省感染人数达到峰值的时间预估图,甚至调侃在“阴性清零”。
在形成全民“群体免疫”的过程中,有些精神障碍病友和家属朋友们出现了一些情绪紧张、身体不适的情况,甚至影响了病友们的病情。在此,有几点建议跟大家分享:
1.调整心态,乐观应对
主动调整心态,接纳“阳是必然、阴是幸运”的可能性。小编生活在北京,根据周边亲朋好友感染的速度和情况,真心觉得阴是小概率事件。专家也说了,最终可能90%左右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但我们也不必因此恐慌紧张,甚至出现网上新名词“幻阳症”样的焦虑。我们可以主动了解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了解如果阳了会有哪些可能的症状表现(网上已经太多介绍啦,不用主动搜也会看到很多~)。
有专家说90%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症,但赶巧你我周边阳的人都多多少少或重或轻有症状,没啥无症状,这些情况可能会让你感到疑惑或愤怒,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
但不管咋样,一般7-10天,绝大部分人症状也逐渐缓解了,重症是少数。再回过头去看,也许你还会说一句“确实就是流感/感冒的症状”。所以,坦然面对,平静接受,有助于我们更平和的度过这段时间。

2.做好防护,争取晚阳
虽然我们做好了必阳的心理准备,但如果能等到群体免疫更强大点,说不定也会不阳或者症状轻些,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争取晚阳。
因此,我们出门仍要做好防护,当前不太必需的地方不去。总体还是2020年时的戴口罩(第一位!),保持距离,减少聚集,勤洗手,常通风等。

没打疫苗的朋友建议去打疫苗,没加强的可以按时间加强,现在很多地方也有第四剂加强疫苗了,鼻喷或吸入,接种起来也很方便。具体信息大家关注你们本地方的官方网站了解。提醒:阳了的就先不要去打疫苗了哈~
请记住,精神疾病不是新冠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症,非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均可接种。如果伴有其他躯体疾病,国家卫健委官方公号“健康中国”上有明确的疫苗接种禁忌说明(新冠疫苗有没有必要打?怎么打?去哪儿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权威解答】、老年人现在打疫苗晚不晚?受基础病影响的能不能打?独居老人是否有必要接种?【科学防疫小贴士】(25))。这个公号可以多关注,咋吃、咋消毒、咋用药,各种信息全面又权威。
保持规律生活和情绪稳定是重要的心理防护措施。大家尽可能做到按时起床、睡觉,合理饮食,给自己制定一些休闲娱乐活动计划,充实每天的生活,音体美劳都可以安排上,听音乐、做运动(有氧舞蹈、跑步、快走、打太极、做体操……)、画画、做家务,还可以跟家人一起玩游戏、聊天,自己看书、看喜欢的电视和电影,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发微信等。必要的知识和信息了解到了,就不要每天刷太多手机,以免加重自己的恐慌情绪。
实在紧张时也可以跟随音乐做做放松练习,舒缓自己的心情。咱们全国各地的心理援助热线也一直都在,为大家提供专业帮助。
3.提前准备,应对阳了
阳,是大概率事件,早晚的问题。那如果我们一旦得了,有几点也希望朋友们切记。
一家人,阳和不阳的,都继续做好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分屋睡、不同吃,上厕所、要消毒,垃圾袋、要扎紧等。倒不是能避免阳,机会还是比较小。主要是争取跟家人有序阳、错峰阳、轻点阳,一起病倒的话家人之间不方便相互照顾,起码争取最重的几天不重合。
还要提醒一句,“阳康”后也不要大意,仍然需要戴口罩、做防护,因为新冠病毒有多种亚型,感染了一种亚型,以后还有可能感染另外的。
手里有药,心里不慌。
还是建议大家提前备点对症药,不用多,真的用不了。解热镇痛药、化痰药、止咳药等一种一盒就差不多够一家用了。小编的一盒布洛芬用了3家。药物和居家治疗这方面,大家看官方信息(多种解热镇痛药能不能一起吃?可以服用哪些西药?【科学防疫小贴士】(30)、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什么情况可以居家观察?什么情况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科学防疫小贴士】(15)、新冠居家康复如何用药?7个热点问答汇总)。抗原也可以准备几个,用来确定真阳,稳心。
但注意,如果出现了持续发热或症状很重/明显加重等,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
除了提醒解热镇痛药不要多种同服外,朋友们肯定更为关注这些药物跟我们服用的精神科药物之间是否可以同服,会不会有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总体上,尽管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和精神科药物之间确实有一些潜在的相互作用,但由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一般呈自限性,自然病程短,服药疗程也比较短,并非绝对禁忌,很多病友都安全使用了。有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等的患者需要更多关注,更详细具体的内容看这篇哈(【患教科普】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与精神科药物的和平共处攻略)。
当然,能够先咨询医生后服用最好,尤其是伴有其他躯体疾病情况时。
告诉精防医生。
已在社区登记接受随访服务的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情况告知精防医生,他们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医生会关注我们的病情,不论是精神疾病还是新冠,万一有波动,及时请精防医生给予帮助,也可以从他们那获得更专业科学的信息、更多的资源。
4.规律服药,稳定病情
虽然放在最后说,但始终第一重要、希望亲爱的病友们牢记:断药和不规律服药是精神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朋友们一定不要因为担心被感染不敢外出就诊,而导致无药、停药。
根据国家的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要正常开诊,朋友们可以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建议大家规范佩戴N95口罩),就近到自己通常就诊的医院复诊取药。就诊回家后及时洗手洗脸,用酒精喷洒外衣等。如自己不方便外出,可以请亲友代为就诊取药,一定记得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就诊卡、病历等资料。
需要注意,有些精神专科医院新冠阳性患者或者发热患者只能看急诊,大家注意急诊的取药天数是非常有限的,一般只有3天。而且全国各地“放开”的步子差距也是不小的,建议大家要去哪个医院就诊,提前在其官方网站、微信服务号等上查询,或通过咨询电话了解具体要求,以免白跑一趟。
同时,医护人员也会阳,我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您到了医院发现自己惯常看病的医生没有出诊,请放心,这种情况医院都会帮您协调其他医生看诊。
另外,现在互联网医院和网上医疗咨询平台非常发达了,大家可以在网上咨询自己看病的医生,然后当地线下就诊取药,或者根据医生处方临时在正规平台邮寄买药。
再次,已经在社区登记接受随访服务的朋友们,如有困难,可以求助社区精防医生和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主动咨询是否有代取药或联系精神专科医院邮寄药物的途径。
以上建议同时适用患者朋友和家属朋友们。
最后,还跟家属朋友们多说一句,日常多关注我们患病家人的服药情况,给予鼓励及督促;如果发现家人病情明显波动,建议尽快就近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或线上咨询,如果确实无法及时就诊,可以参考既往治疗方案,少量加大目前使用药物的剂量,这个方案最好在咨询社区精防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后考虑。
虽然我们还要共度一段艰难的时期,虽然不同地区恢复的进度不同,但2023年的春天已经在向我们招手。

原创马宁 精神卫生 686
作者:马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