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杰 三甲
胡杰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

顽固性慢性疼痛治疗的重要手段----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

519人已读

临床上一般将病程持续六个月以上的疼痛归类为慢性疼痛,这类病人通常应用多种止痛药物难以控制,其治疗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为这一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俗称吗啡泵植入,又称为鞘内药物镇痛泵植入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顽固性慢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将其作为顽固性慢性疼痛治疗的重要方案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在患者体内植入输注泵,将泵内的药物(吗啡等)输注到患者的椎管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系统),作用于脊髓相应的位点,阻断疼痛信号通过脊髓向大脑的传递,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由于吗啡泵优化了给药途径,药物直接输送到中枢痛觉感受器,因此可以成百倍地减少所需的药物剂量,非常微小的药物剂量即可起效,这样还可以显著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鞘内药物灌注系统可以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个体化地设置给药速度和剂量,如果伴有爆发痛,病人还可以通过程控仪临时即刻给予追加剂量,从而更满意地控制疼痛。

鞘内药物灌注系统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相关技术不断改进,全球已经有60多万患者因此获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顽固性慢性疼痛:⑴ 符合下面条件的癌痛 最少预期寿命>3个月;口服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所需剂量过大或出现明显副作用,而无法耐受传统疼痛治疗 ⑵ 内脏性疼痛、轴性躯干疼痛 ⑶ 脊髓电刺激治疗失败的病例 ⑷ 2016版国际神经调控协会PACC鞘内镇痛专家共识推荐鞘内药物灌注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无外科手术指征的颈部和腰背部疼痛(由于多发压缩性骨折、椎间盘源性疼痛、椎管狭窄、弥漫多节段性椎体关节僵硬所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脊髓损伤后疼痛;带状疱疹后疼痛;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等。

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操作并不复杂,属于比较微创的手术,全麻下先在腰背部做一小切口经穿刺针将脊髓段导管置入椎管蛛网膜下腔,然后在腹部做一切口(不进入腹腔,深度仅达腹肌表面),形成可以植入泵体的皮下囊腔,将泵段导管经皮下隧道与脊髓段导管相连,确认导管脑脊液通畅后,最后将泵段导管与泵体相连接,泵体植入腹部皮下囊腔。创伤比较小,术后恢复快。虽然手术都可能有感染、出血等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总体而言术后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能性小。

胡杰
胡杰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