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防治的“向内求”和“向外求”
我们需要的越少,我们越接近神!——苏格拉底
一、“盛唐时代”&“盛糖时代”
盛唐指的是从永徽元年到天宝十四年(650年~755年),这段时期的唐王朝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一派盛世、万国来朝景象。随后发生安史之乱,标志着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
1980年,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为0.67%。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糖尿病呈井喷之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患病人数全球第一,一不小心进入了“盛糖时代”。

二、“一胖毁所有”&“一瘦全都有”
超重及肥胖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国成年人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4kg/m2,处于超重状态(BMI正常范围:18.5~23.9 kg/m2),而肥胖(BMI≥28kg/m2)患病率达到8.1%。同时,肥胖有不断年轻化趋势,在我们身边,“小胖墩”、“小胖妞”现象随处可见。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病,并且还会引起其他N多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肿瘤、膝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胆石症、性功能障碍、皮肤疾病及心理疾病等等。因此,“一胖毁所有”的说法不算太夸张。
当然,身体会给我们一些改过自新的机会。许多患者发现肥胖带来的诸多危害后,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饮食+运动+药物”综合治疗措施,甩掉身上多余的“肉肉”,各项指标也逐渐好转(或恢复正常),真可谓是“一瘦全都有”啊。

三、“向内求”&“向外求”
面对糖尿病及肥胖,常常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自行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将药物拒之千里之外;另一种是幻想依靠药物(或手术),不肯节食和运动。两种观念都要不得。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格物致知却没有成功。后来经过“龙场悟道”,终于参透了做圣贤的秘诀所在:“此心俱足、不假外求”,简单说就是“向内求”,答案就在自己身上和内心深处。

同样,解决糖尿病和肥胖问题,首先要“向内求”,这是基础和关键所在。能量守恒定律是宇宙自然法则之一,只有减少能量摄入(少吃),增加能量消耗(多动),打造能量缺口,身体才有可能瘦下来。
现代医学和科技的进步,有助于促进人类健康。比如降糖减重药物、减肥手术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血糖,减轻体重,这就是“向外求”,我们不应该拒绝。当然,“向外求”一定要建立在“向内求”的基础之上,要“内”“外”兼修,以“内”为主,否则很难取得长期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Stay hungry”&“Stay foolish”
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有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意思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我发现把这句话套用在糖尿病和肥胖患者身上,也是非常适合。

Stay hungry(保持饥饿):每顿别吃饱,每天保持点饥饿感。
Stay foolish(保持愚蠢):每天“笨”一点,公交少乘几站路,电梯少乘几层楼,少坐多动多出汗。
如果你能将“Stay hungry,Stay foolish”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信一定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文是项守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