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盛梦奕 三甲
盛梦奕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急诊科

家中必备小黄人——新生儿黄疸

815人已读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液中一个叫做“胆红素”的东西过高,超过了身体的代谢能力而堆积到皮肤表面,引起皮肤、手足心、巩膜(眼白)变黄的情况。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呢?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么?

是的,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但是不是所有新生儿黄疸都需要治疗的。胆红素这个东西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破坏(死掉了)而生成的。在胎儿及新生儿时期,宝宝体内的红细胞含量(个数)比婴儿期及成人期都要多很多,并且寿命更短,所以正常来讲本身产生的胆红素就是增多的。其次,新生儿期的宝宝肝脏代谢功能还不完善,所以清除胆红素的能力也是较弱的。第三,新生儿宝宝的肠道里还没有足够的益生菌来帮助肠道把胆红素拉出去,堆积在肠道里又会把“胆红素”这个坏东西吸收回来。


新生儿黄疸会对宝宝产生什么影响呢?

正常来讲,人体的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存在一个“过滤器”,叫做血脑屏障,这个屏障可以阻断大部分的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但是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就会透过血脑屏障,就会对脑部造成损伤。


什么样的黄疸需要治疗呢?

足月儿的宝宝(孕周>37周)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多不超过2周;早产儿宝宝一般在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7-9天消退。最多不超过3-4周;

如果宝宝在24小时之内出现了黄疸,或者宝宝出生2周后黄疸仍没有明显消退,或者出现了精神反应异常,哭声尖直,出现拒奶,体重不长或大便发白等情况就需要及时就诊了。


为什么会出现病理性黄疸呢?

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多是因为喂养不足、感染、溶血,或者先天存在胆道疾病引起的。一般排除这些病理性因素大多数黄疸都是不需要治疗的。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目前发生机制还不明确,但是一定是在排除上面所讲的病理性原因后才考虑为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1周出现,2周左右达到高峰,持续2-3个月才会完全消退。母乳性黄疸绝大多数都是安全的,但是也有国外曾经报道过母乳性黄疸引起胆红素脑病的个例。所以各位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密切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妈妈们也可以试停3天母乳,如果宝宝的黄疸明显下降,那么大概率就是母乳性黄疸了,但是再吃回母乳宝宝的黄疸又会反复,一般来讲会比之前的最高值要低一些,通常也不需要再次停母乳了。


以上,就是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常见问题,大家有其他疑问欢迎一起讨论

盛梦奕
盛梦奕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