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瑞_好大夫在线
4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心理与抑郁

疼痛是人的情绪反应吗?

发表者:王祥瑞 人已读

2020年7月16日,国际疼痛学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了40年来对疼痛定义的首次修订。历时两年修订而成的新定义用“类似”(resembling that)代替“描述”(described in),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或与此类似的经历”,在最大限度继承旧定义主体的基础上,扩展了疼痛概念的意义,还强调了疼痛的社会属性,大大拓宽了研究视角。

但在临床实践中,有组织损伤不一定会引起疼痛,疼痛也不一定与组织损伤相关。疼痛的理解完全无法归为身心二元论解释。

图片2.png

维特根斯坦也曾指出谈论疼痛是最困难的语言活动之一,但他并未放弃对疼痛尤其是疼痛语言的思考,卡维尔(S. Cavell)甚至将维特根斯坦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的主题归纳为“疼痛”。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对“疼痛”这类感觉语词进行了详尽考察,并由此展开著名的“反私人语言论证”。

施密茨认为,将疼痛分配给躯体和灵魂本就是一种误解。他将疼痛看作本己身体感觉的疼痛,认为“疼痛是一种身体内部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冲突,一种被阻的冲动寻求突围。疼痛的呻吟、抱怨、喊叫就是想要冲破突围的最明显表现”。

将疼痛归入本己身体感觉结构自然引出减轻疼痛的可能方式。静的方式如自我放松法。有研究显示,将无法治愈的癌症病人安置在家中可以大大减轻病人的疼痛,因为寓于疼痛之中的“离开”冲动可以通过和谐的家庭氛围被消除。对于由平滑肌收缩、各种痉挛、蒂扭转、梗阻或是精神紧张引起的疼痛,通过解痉、解压药物、抗焦虑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重新获得身体放松,从现象学身体看,就是通过减弱主动性和对冲动能力的限制,达到一种治疗状态。

疼痛病人常有情感情绪表现。情绪其实就是一种现身情态,一种与存在者相符的存在。大多绝症病人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折磨,常表现出沮丧与愤怒,他“看”到医生及其他人的生气勃勃、精神饱满,自己是无生气的、绝望的,在他身上遭际着悲伤、绝望的情感,如气候般的氛围一样无边地笼罩、掌控着处于情绪震颤状态中的人,并和周边愉快、充满希望的场合形成鲜明对比。疼痛总是让人烦恼的,但有的人在痛苦来临时表现出安宁,基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死亡的感叹。有宗教人士还将承受苦痛作为一种救赎。哲学家认为,人是一种“被抛状态”,生命本就是一种悬临,充满着偶然性,疾病、痛苦也是身体在世存在的表达方式。

人对生命、死亡、痛苦表现振奋、疲惫不同身体感受及爱、忧伤、绝望的情感遭际,在于人根本是身体性的存在,它原初而又真切,隐秘而又复杂,时而捉摸不定,时而充满戏剧性,这就是人的主观事实表现,它体现出一种个体情境,这也是病人的多样化表现。那么,病人的个人情境如何形成,它与身体有什么关联?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如何对待?

疼痛不仅是发生于解剖学意义上的身体界面的肉体感觉,而且还是社会事件,离不开与社会中他者的互动,尤其与语言息息相关。疼痛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像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一样用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这使得疼痛主体对疼痛的公开表达成为感知“他者之痛”的唯一标准,疼痛描述语言自然成为最重要的疼痛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疼痛的社会属性。

在医患的交谈中,他们的事态、筹划和问题,都应围绕着如何实现对病人的治疗来表现,并且融入一种混沌一多样的整体状态中,这种整体状态作为情绪钟罩包裹着参与者,形成超越个人情境的共同情境。在个人情境中,逐一展现的事态、筹划、问题以及个体先天的身体性感受、后天养成的兴趣、价值偏好、道德反省形成了稳定性的复合体,然而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共同体,在个人情境中狭窄与宽广的展现成为了两个人在情境中狭窄与宽广的展现,这时紧张状态即生命原动力不是在身体边缘终止,而是向外扩展,这就是一个通过相互转换人身形成的共同情境。通过共情,医生与病人的本己身体处于对方身体方向的牵引中,通过狭窄的极在两个人之间来回传递。在此过程中,双方都能通过对方反应于本人身体感觉的转变中有所领悟,此时这种身体整体之中的图景比起意识交更为真实。

从语言视角切入疼痛研究,尤其关注使用中的疼痛话语,有益于弥补当前疼痛研究中社会话语系统的长期缺失,加深对疼痛尤其是其社会属性的理解。帮助人们战胜疼痛,促进医学诊疗目标的有效达成与和谐医患关系的顺利构建。


本文是王祥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