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江荣才 三甲
江荣才 主任医师
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2022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诊疗盘点

270人已读

2022年12月29日是我2022年最后一个门诊日,仅有3例患者到我门诊就诊。疫情打击下,病人谨慎居家,不轻易到医院来,是一种自我防护,在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对医院的冲击,做得很对。

3例患者中还是包括了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延续了自2020年以来,我每次门诊都有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就诊的传统。这是1例无明显外伤的67岁男性患者,他只记得自己在发病前打过1次剧烈的喷嚏,在喷嚏过后,左眼胀痛。然后,他去天津某医院查头MRI发现有左侧薄层硬膜下血肿。那里的医生按照我们达成的共识,给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和甘油果糖治疗,患者症状没有根本好转。于是他从线上找到我,于11月21日辗转来我门诊治疗,我为他调整了治疗方案后,他就“消失”了一个多月。这是他第二次来看我门诊,一来就告诉我他已经没有任何不适,说是吃了我的药仅3天症状就消失了。碍于疫情,一直没敢来医院复查。今天复查头MRI显示他的血肿几乎消失殆尽(图1)。化验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看患者情况很好,我决定给他停药。


今天我收到1位江苏患者从外地寄来的头CT资料。这位50岁的女患者自述车祸后昏迷不醒,在医院躺了十几天,后来才发现有硬膜下血肿。当地医生参照我们的治疗共识给予她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约21天后复查结果见血肿已经开始吸收。但患者比较着急,希望加快好转进程。她在12月1日从线上找我治疗,复查显示血肿体积仍然较大,于是,我调整她的治疗为他汀加短期小剂量地塞米松加头颈淋巴按摩。今天收到的CT是12月16日的复查结果,用药才2周,结果显示血肿已经完全吸收(图2)。疗效神奇,患者非常高兴。

盘点2022年我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情况如下:共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35例,其中79例是天津本地成人患者(包括26例收住院治疗的患者),外地成人患者44例(包括13例分别经北京,广州,长春,杭州,南昌,福州,银川,唐山,沧州,鄂尔多斯和常德等地的神经外科同行专家介绍给我的成人难治性患者)和12例来自外地或本市其他医院的治疗困难的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患者的省份来源几乎涵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省份。这135例接受他汀或者他汀加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随访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都在治愈或好转中,但也有12例患者对他汀或他汀加地塞米松治疗的反应欠佳(见下表)。虽然有效率超过了90%,但考虑到还是有患者治疗失败,并没有达到完全令人满意的程度。值得欣慰的是,我国许多神经外科医生开始接受我们的共识,我们通过检索文献发现,截止到今年12月份,我国神经外科医生发表的有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中文文献已经超过100篇,从数量上已远远超过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其他药物疗法的研究,各地也纷纷开展他汀或他汀加激素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难能可贵的是,一些我国知名神经外科教授还主动介绍治疗困难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给我,或者请我会诊, 这些难治性患者绝大多数都免除了手术痛苦或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痛苦,结果令人欣慰。



2022年是艰难的一年,许多患者因为疫情耽误了治疗或者随访。我今年全年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比去年少,仅仅为754人次,而往年都是接近1000人次;由于我多次接到外地会诊邀请也因疫情无法成行,导致今年只挽救了个位数的外地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希望2023年: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的他汀加激素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能够顺利结题;疫情不再影响各地的患者来找我就诊;药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率能继续保持在90%左右,我们的新药能够进入正式的临床研究,神经重症患者们不再遇到就医的困难……


希望就在前方,希望永远都在。

江荣才
江荣才 主任医师
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