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是切还是观察!
文章摘要:甲状腺微小癌是否手术,需要进行综合风险评估,既要考虑超声二维成像特征,肿瘤的组织学特异性,包括浸润性、是否存在多灶性、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家族史等,还要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意愿,是否可以配合定期随访等多维度的治疗。
是癌症就一定要切除吗?可能对于其他“大癌”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治疗的好方法,但对甲状腺微小癌来说却是不一样的。因为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很低,五年生存率能达到97%,而且肿瘤越小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都更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甲状腺微小癌可以视而不见,是手术还是观察要分情况。

一、适合手术的情况
有符合下列任一条高危因素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均建议行手术治疗:
1.在青少年或童年时期,有过颈部放射暴露史者;
2.有甲状腺癌家族史者;
3.已经明确或高度怀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出现远处转移者;
4.肿瘤侵犯甲状腺外重要组织,如气管、食管及颈部神经等情况者;
5.病理学提示高危亚型者,如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弥漫硬化型、实体/岛状型、嗜酸细胞亚型;
6.BRAF基因突变检测提示阳性者;
7.短期内肿瘤进行性增大者(6个月内直径增大超过3 mm)。

二、适合观察的情况
同时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的患者可建议密切观察(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属于低危微小癌)
1.病理学提示非高危亚型者;
2.癌灶直径不超过5 mm者(≤5mm);
3.肿瘤不靠近甲状腺被膜,且周围组织无侵犯者;
4.不存在颈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证据者;
5.无甲癌家族史者;
6.青少年或童年时期无颈部放射暴露史者;
7.患者乐观、心理压力不大、能积极配合定期复查者。
一般而言,初始观察周期可设为3~6个月,后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如病情稳定可适当延长,最好有统一规范的观察记录。在患者观察过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可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 肿瘤直径增大>3 mm;
- 发现临床淋巴结转移;
- 患者有手术治疗的意愿。

总之,甲状腺微小癌是否手术,需要进行综合风险评估,既要考虑超声二维成像特征,肿瘤的组织学特异性,包括浸润性、是否存在多灶性、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家族史等,还要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意愿,是否可以配合定期随访等多维度的治疗。
本文是龚海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