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张火俊 人已读
放疗是指利用放射线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在不同的地方,老百姓对放疗有不同称呼,比如在上海或者江南地区,很多患者称之为“照光”,“照光”初听闻会以为很简单,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像人们以为的,在门诊简单地打开光照一会儿就能完成的。事实上放疗的过程比较复杂,多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其中放疗科医生更是需要经过多年的临床系统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培养,包括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肿瘤学等多个学科的学习,再加临床经验积累,才能成长为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放疗科专家。所以,放疗绝不是“照光”二字的简单字面理解。
一、放疗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无论是肺癌的放疗,还是其他恶性肿瘤放疗,大概流程如下:首先在放疗前,医生会做一个综合评估,结合与肺癌直接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磁共振、PET-CT或者骨扫描、头颅核磁等,以及最重要的病理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放疗,要进行什么样的放疗;然后再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况等等,还有一些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等,综合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放疗。
经过上述完整综合仔细地评估以后,如果适合放疗则进入到放疗的流程,但放疗的流程也不是患者直接往放疗的机器上一躺就能够开始的,而是需要先做一个体模,体模的目的是对患者进行精准的体位固定,以使后续的射线治疗能够更精确。做完体模以后进行模拟CT或核磁扫描,然后把CT、核磁图像传到计算机系统上,由专业的放射治疗科医生在每一层图片上进行勾画,确定哪些地方需要放疗,哪些地方需要保护,比如肺周围有很多比较脆弱的器官,被称为“危及器官”,比如食管、大气道、心脏、脊柱等等,需要保护。否则太大剂量照射以后,有可能会导致比较重大的副反应。
勾画好以后,就由放疗科上级医生审核来形成靶区,也就是要照哪些地方,保护哪些地方,然后根据患者治疗的目的给予合适的放疗处方剂量,确定好以后再交给训练有素的医学物理师来设计放疗计划。专业的医学物理师兼有工科尤其是计算机、物理知识,以及临床医学知识,他能够把医生的治疗意图,通过物理的运算,电脑的运算以后转换成治疗的机器设备能够接受的指令。接下来以后还要在正式治疗之前对这个计划进行验证,看其能否达成医生的治疗意图。如果可以,患者再到设备上进行实际的治疗,通过治疗师进行治疗,按照医生的意图执行医学物理师计算以后的治疗方案,能够完成最终整个团队希望达成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放疗的基本过程。
放疗过程在不同的医院,时间可能不太一样,通常需要2天到10天。大部分医院如果评估以后适合治疗,进行模拟定位以后,通常是在一周左右,快则三四天可以开始治疗。后面治疗的时间,由于不同的治疗次数、不同的设备,可能会周期不一样。比如采用大剂量的立体定向放疗,可能是1到5次,也就是说连续1到5个工作日能完成;常规放疗则时间可能相对更长一些,可能需要1个月甚至1.5个月,也就是说25次到30次左右,一个星期做5次,周六日休息。
二、放疗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肺癌的治疗跟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治疗手段,即手术、放疗、化疗,以及近年来热门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还有其他的中医药治疗、生物治疗等等。
但如果从应用范围来说,放疗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比例可以说是最广之一。比如手术,众所周知它更多适合早期、早中期患者,而对于一些晚期患者通常不采用手术,化疗更多地适合手术以后复发或者晚期转移患者。只有放疗,它既可以适合早期,也可以适合早中期,还以适合晚期。
对于早期肺癌,比如一些年龄很大、肺功能不好或者是有其他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采用放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它可以达到接近甚至超越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
对于中期不可手术Ⅲ期肺癌,现在的标准治疗手段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加免疫巩固治疗,部分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还可以采用序贯放化疗后加免疫巩固治疗。
对于晚期肺癌,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可以从放疗中获益,比如小细胞肺癌的预防性脑放疗,转移病灶在5个以内的晚期寡转移患者,骨转移的姑息性放疗等,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接受其他治疗手段创造条件,从而间接延长患者的生命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在肺癌的早期、早中期、中期、中晚期乃至晚期,放疗都可以起到根治或姑息治疗的作用,因此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疗的作用非常广泛。有统计显示,在肺癌的整个治疗过程中,70%~80%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放疗。
三、放疗有哪些常见副反应?
放疗虽好,但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任何治疗都是一把双刃剑,放疗同样有利有弊。放疗过程中绝大部分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但也有部分患者,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放疗的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急性反应。急性反应通常出现时间比较短,在接受放疗的3个月以内就出现了反应,常见的包括乏力、恶心呕吐、咳嗽、极个别患者出现咯血等等,部分患者在照射以后会出现吞咽痛或胸骨痛,这时候极有可能引起放射性食管炎。但总体来说,2~3级比较严重、需要药物干预的副反应发生比例并不高。另外还有一些是患者感受不到,但化验指标反映出来的,比如三系减少,这时候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缓解,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停止放疗,必要的时候甚至要输注血小板来纠正,但这种情况在临床比较少见。
2、慢性反应。慢性反应可能是放疗以后更长的时间,比如3个月、6个月甚至一年以后发生的,比如放射性肺损伤、食管损伤、骨髓抑制、皮肤损伤,甚至放射性肋骨骨折等等,因此在放疗后,一方面要规范地进行后续的其他综合治疗,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到放疗科随访,出现不适症状第一时间联系主管医生,充分认识并对这些副反应及时处理,就能将其危害性降至最低,并获取最佳疗效,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本文是张火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