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肖栋
肖栋 主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心内科

“阳过”后仍出现各种不适症状,那什么叫“长新冠”(长期COVID)呢?

134人已读

文章摘要:长期COVID-19已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介绍了长期COVID的定义、症状、诊断和危险人群,以及其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随着“阳过”后许多核酸或抗原转阴的患者仍出现各种不适症状,“长新冠”(长期COVID)已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2022年10月,柳叶刀委员会重磅发表了《关于COVID-19大流行的未来经验教训》,文中强调了有关长期COVID-19感染的新概念,并提出了长期COVID、慢性COVID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急性后遗症等命名;其中,长期COVID是科学文献中最被认可的命名。

1 如何定义长期COVID

世界卫生组织将长期COVID定义为:新冠肺炎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新发症状或持续症状,症状持续至少2个月,且没有其他疾病的临床综合征。


2 长期COVID有哪些症状

长期COVID常见的症状包括疲劳、咳嗽、胸闷、胸痛、呼吸短促、喉痛、味觉和嗅觉异常、心悸、肌痛、关节痛、麻木或刺痛、皮疹、脱发、腹泻、泌尿系统问题、头痛、认知改变、记忆力和注意力改变、认知迟钝、失眠、平衡和步态受损,以及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关注的是,这些症状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复发性的,长期COVID患者往往伴随着生活质量受损,他们在教育和就业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3 准确诊断长期COVID仍存挑战

长期COVID的准确报告很复杂。流行病学数据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基础人群、诊断准确性、报告系统和医疗保健系统能力的差异所造成。因此,在诊断长期COVID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随访时间长短、自我报告的准确性、检查的症状、依赖于父母对儿童症状的描述、一些患者的PCR反应阴性(假阴性结果)、没有血清转换的患者缺乏抗体,以及在症状和感染之间难以建立直接的联系。

世界范围内多个研究报告了长期COVID发病率和广泛的症状,其中,高达35%的门诊患者和高达87%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均有持续的症状;而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潜在慢性疾病也可能在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恶化,需要更密切地监测。


4 长期COVID的危险人群

长期COVID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女性、在感染急性期有五种以上症状、包括自身抗体存在在内的共病,以及既往的精神障碍等。而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可降低感染后患长期COVID的概率,一些在接种前感染新冠肺炎并患有长期COVID的患者,在接种疫苗后症状有所改善。

联合国妇女署2020年报告,新冠大流行初期几个月中,在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感染的卫生保健工作者中,约70%的长期COVID患者为女性。

研究表明,慢性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与器官损伤、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病毒后综合征、慢性炎症或免疫反应的持续(自身抗体生成)、危重护理后综合征、与共病相关的并发症、新冠肺炎相关炎症导致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重新激活,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5 长期COVID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问题

报告中指出,长期COVID具有重大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影响,而长期COVID本身可能是一种新的流行病;由于新冠肺炎很可能发展为地方病(Endemic),届时将引发大量长期保健和社会护理的需求,这可能使国家系统及学校和工作环境不堪重负。尽管以卫生保健系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很难记录长期COVID的确切流行病学数据,但除了国际科学合作外,还需要持续的研究和定期监测,以便在制定与残疾、教育、财政有关的治疗、康复时,向保健系统、社会保健系统和政府提供信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肖栋
肖栋 主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