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丹 三甲
朱丹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心外科

中年主动脉瓣反流病人的烦恼

424人已读

文章摘要:针对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身体基础状况、年龄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定制,文章介绍了不同年龄段病人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现今的心脏瓣膜病病人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可根据其症状严重程度、身体基础状况、年龄段的不同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对于年轻病人(<50岁)瓣膜修复术的优势尤其明显,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年龄越轻,对其预期寿命影响越大。年轻人应尽可能做瓣膜修复手术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然而对于中年人(50-70岁),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外科生物瓣,介入生物瓣和瓣膜修复应该如何选择?

经常有中年患者来问我:医生,我心超提示主动脉瓣严重反流,应该做瓣膜修复还是介入瓣膜(根据目前北美瓣膜病治疗指南(AATS)介入瓣可以用于65岁以上年龄的患者)?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任何治疗技术都有其绝对适应症,相对适应症和禁忌症,没有一个技术可以对某个疾病的所有病人都是最佳方案,根据患者不同病症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其合适的诊疗技术方案。对于年老体弱的病人,介入瓣膜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好;而对一般情况能耐受体外循环的病人,我们更应该关注治疗的远期疗效。如果术前评估病人瓣环较小,预计植入瓣膜在23号以下,这样的生物瓣膜衰败做介入瓣中瓣技术,术后残留较高的跨瓣压差可能较大。现代瓣膜病的治疗不单考虑这次住院的疗效,更需要考虑病人的愈后终身管理,没有最佳,只有最合适的方案。

随着二尖瓣修复术的逐渐成熟,其远期疗效稳定,适应症的年龄由年轻人逐步向全年龄段人群。现有主动脉瓣治疗的指南都是基于主动脉瓣置换基础的临床数据,而主动脉瓣修复的临床疗效优于主动脉瓣置换,由此我相信日后主动脉瓣修复术的适应症年龄也会像二尖瓣修复一样覆盖全年龄段。

朱丹
朱丹 主任医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 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