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族下身总是胀痛,骶管小囊肿也有大麻烦!
文章摘要:一波三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本文介绍了骶管小囊肿引起下肢和会阴区疼痛不适的原因,以及是否需要手术的问题。
{一波三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今年32岁的吴先生(化名),因为工作原因总是在办公室一坐就几个小时,一年多以前吴先生就觉得下身坠胀不适,尤其是会阴部总觉得隐隐涨疼,有时还有针刺的感觉。由于不适的部位比较私密,吴先生一开始去了泌尿外科就诊,医生给了吴先生一些对症的处理,可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过了几个月,还越来越重了。
几个月前,吴先生觉得臀部和腰骶部也开始隐隐作痛,腿也觉得不舒服起来。一开始,他怀疑是自己久坐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尝试着按摩,换座椅,甚至泡起了养生茶,都没什么效果,不仅症状没有缓解,而且在走路运动多了之后反而会加重,吴先生又去了脊柱外科就诊。
脊柱外科医生为他开了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吴先生有一个小的骶管囊肿,当时医生告诉吴先生,这个小囊肿跟他的症状没关系,不需要处理,让吴先生先回家休息。可吴先生回去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毫无改善,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吴先生不放心,又慕名来到了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吕立权教授门诊。
{拨云见雾,小囊肿也有大麻烦}
吴先生来到神经外科吕立权教授门诊后,吕教授仔细了解了吴先生的病史,发现患者的症状集中在下肢和会阴区,而且症状在平卧后减轻、久坐久站后加重,吕教授敏锐地判断出吴先生的症状符合骶管囊肿的特点,于是通过MRI对吴先生的情况进行进一步评估。
【术前MRI】


吕教授调阅出吴先生此前的MRI检查,发现吴先生的骶管内出现了小囊肿,囊肿占据了本不宽敞的椎管内腔隙,致使马尾神经受压,出现了一系列不适主诉。
吴先生这就开始感觉到疑惑了,这么小的囊肿真的会引起这么明显的症状吗?之前的医生说这种小囊肿不会引起症状,也不需要处理,等它长大了再考虑手术。针对吴先生的这种疑虑,吕教授耐心地解释道:“实际上是否需要手术跟囊肿大小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小囊肿引起明显症状,保守治疗无效也需要手术。”
吕教授和手术团队一起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采用微创技术暴露小囊肿,相较于传统手术不仅切口小,而且能够更为精准地定位病灶、显露囊壁和漏口。根据术中情况,灵活采用小块自体肌肉和脂肪、明胶海绵、生物蛋白胶封闭漏口,填塞空腔。这种手术方案不仅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还能够避免神经根的损伤,最大限度地降低传统手术术后复发与脑脊液漏的风险。

术中暴露囊肿包膜

术中囊肿空腔填塞后
术后,吴先生下肢和会阴区疼痛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下肢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正常,没有特殊不适。术后第三天,吴先生就完全正常下地行走了,步态自如。细致的吕教授团队还为吴先生进行了随访复查,之前压迫马尾神经的小囊肿已经完全消失了,提示吴先生的骶管囊肿无论从解剖上还是功能上都已完全恢复!
【术后影像】


{那么,骶管小囊肿为何会引起下肢和会阴区疼痛不适?
正常情况下骶管的空间非常小,骶管内最主要的结构是马尾神经。骶管囊肿通常是从马尾神经的鞘膜上长出来的,因此囊肿内常有神经穿行。有些囊肿虽然比较小,但是漏口比较大,囊腔内压力比较高,尤其在直立位时压力会迅速增加,从而对囊肿内的神经产生压迫症状;还有一些小囊肿与周围的神经比较靠近,因此即使体积不大,也可能压迫到神经而出现症状。
骶管囊肿可以累及不同的马尾神经,以S2-3神经最为常见。马尾神经主要支配区域为骶尾部、臀部、马鞍区、下肢后部和足外侧区等。当囊肿累及到马尾神经时,会出现上述部位的疼痛、麻木、肌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以及性功能障碍。因此骶管小囊肿是完全有可能引起下肢和会阴区的疼痛不适的。
{骶管小囊肿到底需不需要手术呢?
有一部分骶管囊肿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对于这部分不伴有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来说,可以密切观察。但许多患者已经出现神经受压症状,出现疼痛不适,且保守治疗无效,这种情况下尽快手术能够更好地解除囊肿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改善症状。
“小的囊肿不会有症状,也不需要处理“是一个长期误导了一部分医生和患者的误区,骶管囊肿是否引起症状、是否需要手术与囊肿大小没有必然联系,需要结合患者主观症状、囊肿周围解剖结构、影像学证据等综合考虑。是否需要手术主要考虑两方面问题:①患者的症状是否是由囊肿引起;②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一些骶管小囊肿的患者也可以出现症状,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甚至出现行动不便、尿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此时外科手术是唯一彻底恢复解剖结构,达到功能改善的方法。反之,如果没有症状,体积较大的囊肿也不一定需要手术干预。
目前骶管囊肿手术术式很多,吕立权教授团队认为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数量,个性化地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是对抗骶管囊肿、解决患者病痛的最优解。}
本文是吕立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