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槽骨薄,正畸百分百会失败吗?
文章摘要:牙槽骨薄做矫正,可能会存在骨开窗和骨开裂的风险。本文介绍了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牙槽骨薄做矫正,的确可能会存在出现骨开窗和骨开裂的风险,这应该是大家最担心的“风险”,事实上即使没有做过矫治的牙槽嵴窄薄的人,拍CBCT也会看到有些部位存在骨开窗骨开裂,平时生活也没有感觉。
临床上看,地包天人群,通常下前牙骨质比较薄,而且下前牙通常已经存在代偿性舌倾,如果治疗中为了掩饰反颌继续向内舌倾代偿,唇侧容易骨开窗和骨开裂。当然过度控根,也会出现舌侧的开窗。毕竟骨头就那么窄窄的一条。如果属于这种骨的情况,再加上牙龈特别薄的患者建议正畸术前或术中配合PAOO牙周手术,做骨增量来保护牙根。
当然还有一些矫正过程中操作不当,也容易出现开窗开裂,比如说:
①牙齿移动过快
牙齿矫正利用的就是牙槽骨终身改建的特性,但是骨改建需要一定的时间,矫治力的大小没掌握好,长新骨的速度赶不上牙齿移动的速度,牙根就会有暴露的风险,出现骨开窗和骨开裂问题。
通常情况下,牙齿每月移动1mm左右,成年人骨改建能力弱,要做好临床监控。如果发现有开窗开裂,及时将牙根控回到骨松质内也没有问题,不必恐慌。
②超限矫治
颌骨存在三维的边界,牙齿的移动不能超出骨的边界。
牙齿过度内收,过度唇倾,过度扩弓,都存在牙根移动到骨边界外的风险。所以正畸移动牙齿对严重骨性错颌的改善是有骨边界的限制的。对面型改善要求高,还是做选择正颌手术。
③牙齿移动能力的控制
牙冠、牙根是一个整体,我们单纯在牙冠上加一个内收的力,由于牙齿的阻力中心位于牙根,牙齿产生的是倾斜移动,牙根自然会外翘,就很有可能让牙根暴露。
如果希望牙冠牙根整体向内移动,就要添加正确的转矩来控制牙根方向。
所以,牙齿矫正前还是要找到有经验的医生,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大家的牙周状态适不适合做矫正,包括牙槽骨和牙龈,必要的时候会联合牙周科医生会诊,矫正前治疗,矫正中监测,更好地控制加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护好牙根。所以,如果你想尽可能地规避矫正中的风险,选医生的时候务必要谨慎。
本文是吴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