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赖毛华 三甲
赖毛华 主任医师
广医一院 中西医结合妇科

维生素D会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吗?

529人已读

文章摘要:多囊卵巢综合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0% 。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体征和症状有关。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雄激素过量紊乱,伴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和代谢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紊乱包括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和血脂异常。此外,研究还显示,精神障碍也是 PCOS 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维生素 D 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它与钙代谢和骨骼结构有关。此外,维生素D缺乏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维生素 D 在预防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方面有潜力。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 D 状态与 PCOS 的发病机制、体征和症状有关。

维生素 D 有两种形式: 维生素 D2和维生素 D3。维生素 D2(麦角钙化醇)来源于酵母的麦角固醇,而维生素 D3(胆钙化醇)是由7-脱氢胆固醇的表皮细胞产生的。维生素 D 通过维生素 D-25-羟化酶(25-OHase)在肝脏中羟化形成25-羟基维生素 D [25(OH) D ] ,维生素 D 的循环形式25(OH) D 是人类维生素 D 状态的最可靠指标。分泌到血液中,25(OH) D 循环进入肾脏并转化为1,25-二羟基维生素 D [1,25(OH)2D3] ,这是最活跃的形式。肾脏中的羟基化可以被25(OH) D-24-羟化酶(24-OHase 或 CYP24A1)终止,该酶负责1,25(OH)2D3的降解。循环中的1,25(OH)2d3通过与核受体(维生素 D 受体,VDR)结合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并与视黄醇 x 受体形成异二聚体。这种二聚化导致维生素 D 反应元件的结合区域的几个目标基因涉及骨和矿物质代谢。此外,VDR 还位于细胞膜中,通过1,25(OH)2d3的快速非基因组作用来调节信号转导途径。

维生素 D 在女性生殖中的生理作用据报道,在动物和人类卵巢组织的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中都可以检测到维生素 D 受体。在整个发情周期中,VDR 在循环小鼠的子宫内膜中也有表达。此外,VDR 在蜕膜和胎盘中也有表达。此外,VDR 和维生素 D 代谢酶可以在人类培养的合胞体滋胚层中检测到。据报道,1,25(OH)2d3分子可以调节子宫内膜,胎盘催乳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表达和分泌。维生素 D 是雌激素生物合成的重要因素,1,25(OH)2D3可以在体外诱导孕酮,雌二醇和雌激素的产生。此外,已发现维生素 D 可调节母鸡颗粒细胞中的抗穆氏管荷尔蒙(AMH)表达和随后的卵泡选择。VDR 可以促进人体内脱氢表雄酮硫转移酶的转录和内源性羟基类固醇的磺基结合。上述结果表明,维生素 D 在女性生殖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1.维生素 D 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殖能力

维生素 D 和血清雄激素水平在多囊卵 巢综合征患者中很常见。25(OH) D 水平与高睾酮水平诱导的多毛程度之间也存在负相关。然而,维生素 D 对睾酮水的影响是有争议的。一些研究报道没有明显的改变,补充维生素 D 后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然而,维生素 D 治疗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观点却截然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补充维生素 D 的剂量和持续时间不同造成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维生素 D 和子宫内膜改变也伴有子宫内膜增生症,这是由于慢性无排卵,雌激素无反对的刺激作用,以及黄体酮缺乏抑制作用。此外,PCOS 患者的代谢功能障碍也导致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据报道,维生素 D 治疗可增加 PCOS 宫内受精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8.70 ± 2.28 mm 比7.59 ± 1.74 mm) ,提高宫内受精成功率(38.2% 比32.7%)[41]。试点研究显示,补充安德哥钙化醇(30-40ng/dL)2个月可以改善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维生素D缺乏症的女性的月经规律性。进一步的研究也证实了类似的结果 ,这意味着维生素 D 治疗有利于规律的月经周期。因此,维生素 D 对 PCOS 患者子宫内膜改变的积极作用被提出。但维生素 D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维生素 D 和卵泡生成据报道,AMH 在卵泡发生和卵巢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正常妇女相比,PCOS 患者表现出较高的血清 AMH 水平,AMH 被认为是 PCOS 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维生素 D 治疗降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 AMH 水平,意味着维生素 D 有助于多囊卵巢卵泡生成综合征的发生。此外,研究显示 PCOS 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卵泡液中维生素 D 浓度较低。然而,由于研究有限,关于维生素 d 和卵泡生成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维生素 D 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改变

维生素 D刺激胰岛素受体的表达,促进葡萄糖转运的胰岛素反应,从而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积极影响。而且,维生素 D 反应元件位于人类胰岛素基因的启动子中。一项包括120名 PCOS 患者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D 浓度与 IR 参数呈负相关。在一些观察性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其中维生素 D 浓度与空腹和刺激的葡萄糖,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呈负相关]。几项初步研究评估了维生素 D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效果。一项初步研究报道,补充300,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 D 可以改善11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肥胖妇女的胰岛素抵抗(HOMA-IR 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在补充维生素 D 后 HOMA-IR 显著下降。另一项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 D 可以改善空腹血糖,并显着增加评估维生素 D 缺陷型 PCOS 妇女 B 细胞功能的稳态模型]。最近的一项研究评估了补充维生素 D 对30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体外人工受精(IVF)结局的影响。结果发现,补充维生素 D 可以改善患者的 IR,从而提高胚胎质量。与这些发现不一致的是,缺乏维生素 D 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连续12周每天服用12,000单位维生素 D,胰岛素敏感性没有变化。

3.维生素 D 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肥胖

严重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的体重BMI 和腰围高于中度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 D 水平低与肥胖也有关联。研究发现,在所有代谢参数(包括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 ,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和葡萄糖摄取)中,较高的 BMI 和总体脂肪量是低25(OH) D 的最强预测因子。最近的一项研究还发现,低维生素 D 状态有助于肌内和肌间脂肪组织的积累。一项研究还发现,维生素 D 水平降低与 IR 之间的关系与总体重无关,这意味着体脂肪量不是导致 IR 和低维生素 D 水平的唯一因素。

4.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维生素 D 和脂质代谢

在调整年龄和 BMI 后,游离25(OH) D 和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 ,这表明游离25(OH) D 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 HDL 呈正相关。研究还显示,低维生素 D 水平与总胆固醇,收缩压和舒张压,葡萄糖,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瘦素有关。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调整年龄和体重指数后,每周补充5万 IU 剂量的钙和维生素 D 可以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初步研究表明,维生素 D 治疗对 PCOS 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益。因此,提出了维生素 D 对脂质代谢的保护作用。钙和维生素 D 补充对代谢特征变化影响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由于它们对调节细胞周期、甲状旁腺激素抑制和载脂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5.维生素 D与PCOS患者的心理健康

PCOS 相关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周期紊乱,不孕,多毛,肥胖和痤疮等身体外貌改变可以促进心理异常,表现为自尊心丧失,情绪压力和抑郁症状增加。我们的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初步研究表明,PCOS 相关症状可能危及不孕 PCOS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继发性不孕 PCOS 患者。此外,另一项研究也提出了低25(OH) D 水平与情绪障碍(包括经前综合症、季节性情绪失调、非特定情绪障碍和重度抑郁症)发生率较高之间的关联。对维生素 D 缺乏患者的干预研究也表明,当补充维生素 D 时,抑郁症状的临床显著减轻达50% 。在维生素 D 和 ω-3脂肪酸联合补充后,贝克抑郁量表,一般健康问卷评分以及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评分也有显着改善。因此,维生素 D 阳性对 PCOS 患者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建议。此外,该研究还显示,维生素 D 施用显着降低了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显着增加了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这表明 hs-CRP 和 MDA 水平升高以及 TAC 水平降低与 PCOS 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本文综述了维生素 D 及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殖能力、代谢改变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根据以往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血清和卵泡液中的维生素 D 浓度均有所降低。维生素 D 水平与血清雄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参数、体脂肪量呈负相关。维生素 D 的补充对 PCOS 患者的生殖能力有益,包括降低血清雄激素水平,改善月经周期和卵泡形成。此外,维生素 D 治疗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从而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紊乱。此外,补充维生素 D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精神障碍也有益处。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包括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最终的人类临床研究来阐明维生素 D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Mu Y, Cheng D, Yin TL, Yang J. Vitamin D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Narrative Review. Reprod Sci. 2021 Aug;28(8):2110-2117. doi: 10.1007/s43032-020-00369-2. Epub 2020 Oct 28. PMID: 33113105.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赖毛华
赖毛华 主任医师
广医一院 中西医结合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