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发病率异常高发,真相是什么?
文章摘要:本文探讨了甲状腺癌发病率飙升的原因及相关风险因素,包括电离辐射、女性激素、甲状腺疾病、桥本甲状腺炎、饮食因素、碘摄取、肥胖以及遗传因素等。
陈万青等在CA Cancer J Clin期刊上发表文章,统计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00年至2011年癌症数据,显示我国2000年至2003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变化是4.9%,2003年至2011年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至20.1%。
我国流调结果显示,2005至2015年我国总体人群发病率的每年平均增长百分比为12.4%,也就是说甲状腺癌发病率以每年12.4%的速度快速增长,发病率增长速度在30-39岁年龄组中最快为16.7%。
《2020年中国企业家健康绿皮书》统计了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约2.3万人次的中国企业家体检数据库,46位确诊为癌症患者中,甲状腺癌23人,占据半数,最年轻的是35岁男性,确诊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的异常高发,逐渐年轻化,其背后的风险因素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有人认为是甲状腺癌本身发病率升高所致;有人认为是现在高分辨彩超应用及体检筛查的普及,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升高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现在工作精神压力大,食品安全问题,手机、电脑辐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飙升,众说纷纭,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归结于体检的普及,高频彩超辨识度增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甲状腺微小癌的确诊率增高。2011年韩国健康筛查显示确诊甲状腺癌40000例,是1993年发病率的15倍,韩国学者认为发病率升高与健康筛查有关,依据是筛查人口比例与甲状腺癌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美国的研究显示,甲状腺癌的增加50%是甲状腺微小癌,30%是1.1-2.0cm肿瘤,20%是大于2.0cm肿瘤。如果是因为甲状腺癌检出率导致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飙升,理论上所有类型的甲状腺癌都应该增加,实际上是绝大多数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增加,BRAF基因突变的甲状腺癌比例增加。因此,甲状腺癌客观上是增加的,可能是诊断水平提高,辐射暴露,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目前唯一被证实的甲状腺癌外源致病因素。2012年一项研究分析120000例小于15岁儿童接受恶性肿瘤放疗,发现甲状腺癌分风险升高,年龄越小或辐射剂量越大,风险越大。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3年后出现当地未成年人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
2、女性激素、月经和生殖相关因素
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甲状腺癌组织中能够检测出雌激素受体,提示女性相关因素可能与甲状腺癌相关。一项包括25项研究的分析,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替代治疗不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绝经晚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哺乳期降低甲状腺癌风险。
3、甲状腺疾病
来自7个国家12项病例,共6695例的汇总分析显示甲状腺肿、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癌的风险因素。但最近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基因组学分析显示绝大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演化为甲状腺癌。目前尚无症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有相关性。
4、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HT)是否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存在争议。Cell杂志发表文章炎性环境及免疫学的改变列为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桥本甲状腺炎作为主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甲状腺癌的关系被列为热点。2013年Caturegli等分析霍普金斯医院100年的HT病例,发现HT最容易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这种关联在近20年呈明显增加趋势。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遗传学或组织学研究,发现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在某些遗传学背景和生物学功能特征上存在一致性,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
5、饮食因素
饮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癌饮食需要注意什么?研究发现,海水鱼与贝壳类没有证据证实能够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十字花可蔬菜在动物研究中导致甲状腺肿瘤,但在人群中无法证实。
6、碘摄取
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以引起甲状腺疾病,目前研究表明低碘可能是甲状腺滤泡癌的风险因素,高碘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因素。目前尚无证据显示通过碘干预导致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
7、肥胖与其他因素
2014年Lancet杂志发表,英国对524万年龄16岁以上的分,进行调查发现肥胖能够增加约9%的甲状腺癌风险。
8、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甲状腺癌重要的风险因素,多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甲状腺癌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风险增加8-10倍。遗传性甲状腺癌可分为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和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快速上升也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癌发病增多也是客观真实的。

本文是曹卫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