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节该如何治疗?
文章摘要:从医学角度来看,良性结节绝大多数是不会恶变的。本文介绍了肺结节的处理原则及手术指征。
从医学角度来看,良性结节绝大多数是不会恶变的。当然也有例外,肺癌危险因素里有一项是肺部慢性炎症,反复的炎症修复过程中会形成瘢痕,在瘢痕基础上可能发生癌变,即“瘢痕癌”,但几率不大,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原则上,1cm以下的良性结节建议观察,定期随访,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CT。1cm以上,特别是2~3cm的孤立肺结节,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手术。这是因为,目前的技术手段判断肺结节良恶性只有七八成的准确率,即使PET-CT也很难超过85%,可能会放过个别“漏网之鱼”。
还应注意,肺的良性结节也可能存在“良性病变的恶性行为”,如硬化性血管瘤等良性病变,少数情况下会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肺内转移;肺的错构瘤这一良性病变,也有缓慢长大的可能。
目前临床上对于实性结节的处理原则争议不大,针对磨玻璃样病变的处理有一定争议。虽然公认磨玻璃样结节肿瘤性质较大,争议焦点在于纯磨玻璃样病变该不该手术、何时手术。
以磨玻璃样病变为主的肺结节可认为是惰性肿瘤,生长十分缓慢,从5mm长到10mm通常需要8年甚至更久。国内胸外科学术界有较一致的共识,即8mm以上的结节建议手术,8mm以下建议观察。这个指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结节伴有胸膜改变、空泡形成等表现,可能就需要建议患者提前手术时间,有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因素。
总的说来随着认识的深入,手术指征越来越严格,相信不远的将来,10mm或更大的以磨玻璃样改变为主的结节也会建议不急于手术,密切观察即可。
本文是周红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