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节术前定位方法及流程
文章摘要:随着高分辨率胸部CT 的广泛应用及普及,大量早期肺癌得以提前发现,并获得微创性根治性手术切除。本文介绍了肺结节定位技术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包括术前定位步骤、术中精准定位等。
随着高分辨率胸部CT 的广泛应用及普及,大量早期肺癌(如原位癌、微浸润性腺癌等)得以提前发现,并获得微创性根治性手术切除。这类病灶通常在 5-30mm,胸部 CT 表现为肺部磨玻璃密度或混合磨玻璃结节(如图1)。

图 1 右肺上叶混合磨玻璃结节(白色箭头所示)
一、微创手术中找到肺结节并切除这不是件容易活
这类肺部结节,在术中难以用肉眼观察,或再加上微创手术,手术切口较小,难以用手去触摸达到精准定位。如果要打比方的话,可以用“大海捞针”来形容,在浩瀚无边的湛蓝的大海中,寻找一枚细小的绣花针。范围大,没有线索,可想其难度极大(图 2)。以往,需要通过开胸手术或者需要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导致胸部切口较大,美观性很差。同时大量的正常肺组织被切除,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肺功能保存。

图 2 大海捞针
二、肺结节定位技术提高了切除肺部结节的成功率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肺部结节的“术前定位”成为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目前有很多肺部结节术前定位方法, 比如 Hook-wire 定位,医用生物胶、微线圈,经皮注射液体剂(亚甲蓝,放射性核素等),术中超声(US)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ENB)。这些干预措施都有其局限性, 包括患者的疼痛不适、定位针的移位和辐射暴露等,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目前,我们采用医用生物胶与美兰混合胶用于术前定位,患者疼痛感较轻,气胸或肺内出血的风险也较低,由于其操作方便及安全性较好已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术前肺部结节定位技术。
三、 肺部结节术前定位步骤
1、手术前,患者前往CT 室, CT 定位室的医务人员根据肺部结节所在部位给患者调整好定位姿势(图 3),并叮嘱患者放松、保持固定姿势,定位前对操作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并麻醉。

图 3 患者在 CT 机床上保持固定姿势不变
2、医务人员通过胸部CT 可以精准的测量出皮肤表面到肺部结节的距离,在 CT 引导下,穿刺针可精准的定位到病灶附近, 针尖与病灶的距离控制在 1cm 之内(图 4)。

图 4 在 CT 指引下定位针穿刺到病灶附近(红圈内为病灶,红色箭头所指定位针)
患者疑问:CT定位穿刺安全吗,会不会引起肿瘤的播散?
如上图我们看到,CT定位穿刺时穿刺针的针尖并不会穿刺到病灶,而是在病灶周围1CM附近,用以标记病变的位置,从而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因此术前穿刺定位是一项安全的操作,并不会引起肿瘤转移。
3、通过定位针在病灶附近注入美兰医用胶混合胶,然后拔出定位针,再次复查胸部CT 查看定位情况,有无出血或气胸等(图5)。

图 5 美兰生物混合胶(红色箭头)与肺部结节(红圈内)
4、定位成功后,患者可以在病床上吸氧等待进入手术室。
四、术中精准定位
让我们来看看肺结节定位后在胸腔镜下的表现。术前定位有效标记了病变的位置(图6),不仅能够观察到还可触摸到标记的美兰医用胶,能更加准确快速的指导医生手术切除范围。

图 6 胸腔镜下所见肺内的美兰医用胶(白色箭头)
五、切除的标本中快速找到病灶
进入胸腔后找到美兰医用胶染色定位的位置,切除病灶。我们通过定位胶的位置可以快速找到肺部结节(图 7), 丝线标记后立即行快速冰冻切片,根据病理结果确定下一步手术方案。

图 7 切除肺部结节的标本(白色箭头所示美兰医用胶,黄圈内为肺部结节)
六、 美兰医用生物胶术前定位的优点
1、美兰医用胶无毒无害,其快速凝固的特点减少了肺内出血及气胸等风险;
2、研究发现与hook wire相比,美兰医用胶定位后患者的疼痛的程度及发生比例要低。所以其在术前定位的时间选择上更具有灵活性,甚至可以选择在手术前几天进行定位,这样胸外科医生有更多时间为患者来准备手术;
3、可以大大缩短胸腔镜手术中用于探查肺部结节的时间并提高定位的准确性,避免中转开胸或者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4、对于切除的标本,也可以引导医生快速找到切除标本内的肺部结节。
本文是张慧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