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绍昆经方医案》2附子理中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肠炎(针药并用)
文章摘要:本文分享了一位患有慢性腹泻的青年渔民的中医辨证治疗案例,通过艾灸和中药方剂的结合治疗,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主治/娄绍昆 整理/娄莘杉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患病的是一个青年渔民,名字叫夏成锡,二十四岁,患慢性腹泻已经两年了。西医的诊断是: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症,久治无效;中医按大肠湿热论治,病症未见改善;草医解毒止痢,也没有明显的进展。屡治无效以后,他已经对治疗失去了信心,是他的家人请我到家里去看他的,他可能事先并不知道,所以当我到了他家里以后,他在楼上迟迟不肯下来,使笔者感到有点儿出师不利的尴尬。他的妻子看见我进退不得、左右为难的样子,就连声道歉,并拉扯着夏成锡下楼。笔者抬头看见一个瘦长的青年,穿着臃肿的棉衣棉裤,十分不情愿地从楼上一步一步地走下楼。暗黄憔悴的皮肤,一脸狐疑的神色透露出不加掩饰的不信任,然而聪慧明亮的目光并不因久病而黯淡。
我很同情他这样年轻就久病缠绵,我不相信一个普通的肠炎会无法治愈。
我亲切热情地向他问候,与他坐下来慢慢地聊天。笔者先耐心地听他讲述两年来的病情变化与诊治过程,以理解与友好的眼光注视着他,以赞同的语气应答着他的感慨,就这样渐渐地化解了他的敌意。我发现他在病史的描述中,用词恰当,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然而一种悲天悯物的心态十分明显。在我的劝解声中,他把冰凉的手腕放上由书卷起来代用的脉枕上。
当时的脉症如下:
脉细舌淡,形寒肢凉,头晕神疲,纳呆口淡,小便清长,大便溏泄,一日多次,肛门控制大便的能力减弱。一派少阴太阴之病象,典型的附子理中汤证。腹诊所见:腹肌扁平菲薄而无力,心下有振水音,按之悸动应指。证实了以上的诊断大致不差,但是“心下有振水音”与“按之悸动应指”这些腹证加上“头晕”一症提示着还有水气上逆的病情,于是必须在附子理中汤的基础上加上苓桂术甘汤。在整个诊察过程中夏成锡的态度始终是冷冷地,患者这样的不配合我还是第一次遇见。我把处方开好以后,就把自己对他的病症诊治的依据详细地告诉了他,叫他先煎服五帖。
我自信会治好他的病,所以笑着对他说:“只要你耐心治疗,你的病会痊愈的。”
“我这样的病,你有治过吗?”他轻轻地问。
听得出,在他的问话里对我还有一些不信任,但经我一番言说以后,他对我的警戒心理已经有了一点放松。
我很肯定地点点头,笑着说:“我村子里有一个中年妇女腹痛腹泻两年,白带如水一年,就是用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把她治愈的,疗程也只有一个多月。”
他半信半疑地说:“我在医院里碰到许多慢性腹泻的病人,诊断的病名都清清楚楚的,什么过敏性结肠炎啊,肠功能紊乱啊,肠结核啊,但是治疗效果都不好。”
我承认他说的情况是事实,就对他说:“西医对慢性肠炎的鉴别诊断是有办法的,但在治疗上疗效不是很确定。这种病还是中医针灸疗法好一些。”
他颇有情绪地说:“中医师看了好几个,中药吃了好几箩,我的病为什么总是不见效呢?”
这个问题我一时无法回答,就说:“中医没有一种专门治疗慢性肠炎的药,只有在正确辨证下的方药才能取效。”
“你怎么知道你的辨证处方会是正确的呢?”他一点也不客气地说。
“《伤寒论》中方证对应的诊治方法是中医学中最有效的一种疗法。”我只得从头到尾一一道来,“你的病症的表现与太阴、少阴病附子理中汤证与水饮病苓桂术甘汤证非常符合。”接着我就把太阴、少阴病的提纲症和他的临床表现作一一对照,把附子理中汤证与苓桂术甘汤证和他的脉症腹证也作了比较。他一声不吭地听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在闪闪发亮。
“我认为辨证的正确与否只有通过治疗的实践来决定,你假如相信的话就先服五帖药试试看。”
我把处方递给他,处方上写着:炙甘草二钱,附片三钱,白术五钱,党参五钱,桂枝三钱,茯苓五钱,干姜三钱,五帖。
他接过处方,认真地看了一会儿,一声不吭。看他犹豫不决的样子,我就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就是在中药服用之前,先行用艾条自灸一周,为他选出以下几个穴位:中脘、气海、关元、阴陵泉,并告诉他艾条熏灸这几个穴位的效果就是温补太阴、少阴的阳气,温通温散全身的水湿,相当于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的功效。如果诊治不当,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如果有效,笔者们就方药与温灸双管齐下,可以缩短疗程。
实实在在的方证辨证的分析,先灸后药的诊治方案的设计,热情自信的治病态度,终于化解了他的悲观与困惑,他欣然同意了我的诊治计划。我在状元镇诊治的第一个病例就这样稍有波折地开始了。
一周后,他笑吟吟地来找我了。艾条自灸一周全身感到几年来从未有过的舒畅,所有的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控制不住的现象明显减少。明显的疗效使他相信了我,满怀信心地把一周前的处方拿去抓药了。服药后一切反应良好,就一直守方不变,同时每天自灸不暇。连续诊治三个月,所有症状消失,唯有神疲体弱状态难以消除。
按语:艾灸中脘、气海、关元、阴陵泉这几个穴位能温补太阴、少阴之阳气,温通温散全身之水湿,也相当于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的功效。针药结合能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转自经方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