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味沉香散
清热养心 安神开窍
八味沉香散
□ 黎崇裕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朗拉珍 坚才拉姆 西藏自治区米林市藏医院

八味沉香散是藏医临床治疗心脏疾病的必备药物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它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在行医过程中总结民间医药的经验所创,《四部医典》以歌谣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记载,“各种散热属民诸药方,肉豆蔻与沉香广酸枣,芸香木香诃子石灰华,使君子与三倍之白糖,沉香八味可治心创伤”。
组成与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标明本品系藏族验方,但药物组成与《四部医典》略有不同:沉香200克,肉豆蔻100克,广枣100克,石灰华100克,乳香100克,木香100克,诃子(煨)100克,木棉花100克,以上8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八味沉香散有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之功,常用于热病攻心、神昏谵语,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等。
藏医认为,“隆”是主导人体全身机能的一种动力,类似中医“气”的性质和功效,它主管思维、呼吸、肢体活动等功能,主要聚集于脑髓、心肺、肌肉和骨骼,并遍及全身。八味沉香散是藏医用于治疗隆病的基础药。现代研究表明:八味沉香散有增强记忆、舒张血管、调节神经、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对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均有显著疗效。
方中沉香与广枣为君药,沉香味苦、辛,性温,具有宁心安神、通脉降气之功。藏医认为沉香有解热之效,如《藏药志》记载其“解热,清命脉和心脏之热”,故而常用于治疗隆病引起的心神不定、神志错乱、疯病等症。广枣即广酸枣,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果实,其味甘、酸,性平,具有清热、养心、安神之功,藏医用其主治心跳气短、心神不安。
石灰华性凉,具有清热消炎之功,主治各类肺病和外伤,《月王药诊》云其“治肺病,能使脉风引到毛孔”。木棉花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味涩、微苦,具有清肺热、心热及肝热之功,主治血热引起的背痛、心痛,《甘露本草明镜》曰其“清肺、心、肝三者之热”。两药性皆偏凉,共为臣药,合用可增强清心泻热、消炎止痛之效。热去则心安,心血得养,心气则畅,心神则宁。
肉豆蔻、木香、乳香三药合用共为佐药,肉豆蔻味辛温,气芳香,入中焦,具有温中行气、理脾开胃之功,《神农本草经疏》曰其“辛味能散能消,温气能和中通畅”。木香气味芳香,辛散温行,具调中宣滞、散寒止痛之功,为调气之要药,专治气滞诸痛。乳香芳香温通,行气血开关窍,既入血分又达气分,内透脏腑行气血,外达肢体通经络,可用于治疗一切气滞血瘀的痛证,《本草纲目》曰其“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三药合用具有温中行气、开窍止痛之力,亦可防止石灰华、木棉花偏凉伤中之弊,具反佐之意。
诃子为使药,其味涩、性平,具有滋补养身、助消化、舒心之功。《晶珠本草》云“诃子是治多种疾病的最佳药”,在藏医药中,诃子被视为药中之王,使用频率几乎与中医方剂中的甘草相等。
服法及禁忌
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气芳香,味咸、涩、微苦。口服,一次0.9~1.5克,一日2~3次。市售还有八味沉香丸、八味沉香胶囊以及八味沉香片等,均为八味沉香散改进剂型,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
服药期间注意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忌熬夜,忌油腻、生冷,少吃大蒜、韭菜、洋葱、葱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妇禁用。病情较轻者,15天为一个疗程;病情较重者,30天为一个疗程。若服药后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原文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2024年09月23日养生版块。
本文是黎崇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