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腹痛,叫肠系膜淋巴结炎
文章摘要:很多腹痛的宝宝,到了医院就会进行超声检查,其中不少会查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于是就被告知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而家长以为是腹腔里长“瘤子”,以至于很担心,经常忧心忡忡跑到外科来就诊咨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很多腹痛的宝宝,到了医院就会进行超声检查,其中不少会查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于是就被告知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而家长以为是腹腔里长“瘤子”,以至于很担心,经常忧心忡忡跑到外科来就诊咨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1
肠系膜为什么有淋巴结,
它在哪里,又为什么会肿大?
说到淋巴结,想必大家对于颈部、耳后、枕部等区域的浅表淋巴结很熟悉,就是那种位于皮下黄豆大小,边界较清楚,质地柔韧,可适当推动的小疙瘩,其大小可变化。
那些都是孩子体表的淋巴结,是我们的免疫器官。而除了这些位于浅表的淋巴结,我们体内脏器周围也有一些类似的淋巴结,这里提到的肠系膜淋巴结就属于这一类,主要分布在回肠末端和回盲部。
肠系膜淋巴结和浅表淋巴结一样有着重要的免疫功能,当机体被病毒、细菌感染或接触致敏源等情况发生时,就会增大。当这些诱因消除时,它又会缩回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检查几乎每个医院都可以开展,而且价廉物美,随着它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被发现[1]。那么孩子检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吗?
2
孩子的哪些表现,
要怀疑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疾病,它的病因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胃肠炎(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炎症性肠病和淋巴瘤等;病毒感染最常见[2]。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腹痛。
因为肠系膜淋巴结通常位于右下腹,所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有时类似阑尾炎和肠套叠[3]。
这个病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各种各样,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而且腹痛部位不固定,以右下腹最多见,也可见于脐周、上腹和左下腹部。
腹痛性质不一,多为间歇性阵发性腹痛,部分为持续性腹痛,隐痛为主,腹痛程度多不剧烈,但疼痛剧烈者易与肠痉挛、阑尾炎以及输尿管结石等疾病混淆。
当按压孩子腹部时会发现,孩子不能准确描述腹痛位置,时而右下腹,时而腹部其他部位,尤其脐周。有时右下腹压痛伴有反跳痛,很容易与急性阑尾炎混淆而被误诊。部分患儿还常有咽部充血、扁桃体大、颈部淋巴结大等。
3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就是
肠系膜淋巴结炎吗?
当孩子有腹痛,超声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那么是否可以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呢?
确实腹部超声能够清晰显示淋巴结,可为临床诊断及随访观察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因此公认可作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查的首选方法。
图1 肠系膜淋巴结炎,
但是,对于腹痛的宝宝,想要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有标准的,并不是单凭腹痛+淋巴结肿大就能诊断。目前国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如下[4]:
- 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
- 主要症状是发热、腹痛、呕吐、腹泻或便秘;
- 腹痛发作间歇期多数患儿感觉良好,常规的解痉、驱虫、保护胃粘膜治疗无效;
- 腹痛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部位不固定;
-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彩超诊断的标准为: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探及2个以上淋巴结回声,并且长轴直径>10mm或短轴直径>5mm,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者即视为淋巴结大[5]。
这里额外补充一下,国外的资料提示新的放射学标准认为在腹痛儿童中,腹腔淋巴结至少一个肿大,且其最短轴超过8mm或者更大,才可能意味着肠系膜淋巴结炎[1] ,相比较与国内有不同,与人种差异也有关。
另外,还需要注意,在上述标准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腹痛、呕吐、腹泻或便秘,但这些症状同样可以出现在其它疾病上。万不可找到淋巴结就急着扣上“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帽子,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鉴别诊断。
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孩子往往不能准确描述腹痛位置,时而右下腹,时而腹部其他部位,尤其脐周。有时右下腹压痛伴有反跳痛及肌紧张者,这时一定要与急性阑尾炎鉴别,不要误诊[5]。
此外,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多为间歇性阵发性腹痛,部分为持续性腹痛。腹痛性质以隐痛为主,程度多不剧烈,但也有疼痛剧烈者,容易与肠痉挛、阑尾炎以及输尿管结石等疾病混淆。这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连续腹部查体很重要,然后排除了其他问题,才能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
总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各种各样,需要小心诊断,不要简单套公式,做加法。如果考虑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那么究竟是否需要输液,使用抗生素呢?
4
肠系膜淋巴结炎需要抗生素治疗吗?
临床上,有很多医生会给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处方抗生素。
但其实,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采用支持治疗,包括疼痛治疗和充分补液[6]。
一般门诊给予口服止疼药物治疗即可,对腹痛剧烈、呕吐、腹泻严重、不能进食者可适当静脉补液预防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必要时住院治疗。
对明确细菌感染的患儿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切忌不可随便口服抗生素。
5
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见问题解答
▌肠系膜淋巴结每个娃都有吗?
淋巴结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器官之一,有浅表和深部之分,就类似体表颈部分布的浅表淋巴结一样,儿童肠系膜本身就存在丰富的淋巴结,尤其是回肠末端及回盲部是淋巴结分布的主要部位之一。
同时,儿童时期是淋巴系统增殖的活跃时期,所以健康儿童腹部超声检查是可以见到肠系膜淋巴结的。
见到这样的结果,不要大惊小怪,通常其淋巴结最大长径一般小于1.0cm,如果超过了,就多问几个“为什么”。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为反应性增生,常见于肠道及肠道外疾病或感染等,以及外界刺激如各种过敏源等。
当原发疾病控制、外界刺激因素消除后,这种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应性增大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和体表淋巴结一样,因此,这种淋巴结表现是可逆性的,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淋巴结肿大原因。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是什么?
不仅国内外标准不同[1,5,8,9],而且目前国内也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争论很大,多数医生认为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探及2个以上淋巴结回声,并且长轴直径>10mm或短轴直径>5mm ,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者即视为淋巴结大[5]。
这是超声科医生和临床医生的事情,咱们不参与,只要知道超声结果上面写着是否增大就可以。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具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
②影像学检查有淋巴结肿大的证据;
③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排除其他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如儿科常见的阑尾炎、肠套叠及其他少见疾病如淋巴瘤等。
由此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绝对不是同一概念,也就是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不一定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还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病史、体征等多因素分析考虑,绝对不是简单相加那么简单。
▌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后都需要抗菌药治疗吗?
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病情具有自限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等,而由细菌感染引起者实际较少,故是否使用抗菌药需依据具体病情确定。
如果有细菌性感染的明确依据可以考虑抗菌药治疗,但对大部分病毒性感染患儿是无需使用抗菌药治疗的 。
▌如何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鉴别诊断?
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思路一般首先考虑与常见病鉴别,如前文提到的阑尾炎、肠套叠,还有过敏性紫癜等。
其次,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其它少见病因也不容忽视,如淋巴瘤、肠结核等。临床上很多阑尾炎、肠套叠等急腹症孩子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严重后果的,也有淋巴瘤、肠结核等相对少见疾病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惨痛教训,需谨慎再谨慎。所以腹痛真的是太复杂了,处理起来很棘手。
对于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经过规范的治疗以后复查肠系膜淋巴结没有明显好转,需要重新评估诊断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尚未发现的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因,除了需要寻找肠道病变外,肠道外疾病引起淋巴结肿大也需引起重视。
好啦,这次的科普内容就结束了,希望大家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了一定认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