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崔庆宏 三甲
崔庆宏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急诊科

(4)发热时怎么物理降温?

1082人已读

文章摘要:物理降温是比较安全的降温方式,可以作为退热的首选方式。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辐射、对流、传导的方式来进行散热,以及补充水分的重要性。

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没有退热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比较安全的降温方式,可以作为退热的首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体温上升期不能物理降温,应该在体温高热期进行。

高热情况下,有时应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或存在一些不宜应用退热药物的疾病(比如肝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等),这个时候物理降温成为主要的降温方式。

那怎么做才能把过高的体温控制下来呢?脑门上搭个凉毛巾或贴个退热贴算物理降温吗?实际上这样的物理降温效果很差,属于面子工程,起不到治疗的效果。怎样做物理降温才更有效呢?

我们首先得知道热量是如何传递的

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热量可以通过辐射、对流、传导的方式来传递,因此想要退热我们就要在这几个原理上“做文章”。

辐射

辐射是将热能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传递给外界较冷的物体。因此,温度低的环境有利于更快散热,如果是居家,可以通过空调调低室内温度,增加温度差而增加散热,但在其他环境内不宜实现,此方法可操作性差。

对流

对流是将热能传递给同体表接触的较冷空气使其受热膨胀而上升,与周围的较冷空气相对流动而散热,想要对流增加散热,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风扇吹风,但需注意室温及调整风量,以患者能否耐受为原则。通常这个办法只用来辅助,不作为主选。

传导

就是热量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低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拿几块大毛巾,用温水浸湿,然后拧掉多余的水分,将毛巾铺在病人的胳膊、大腿处,传导的效率和温度差、接触面积有关,因此温度差越大、接触面积越大降温也就越快,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给人体降温,温度差也不能太大,如果毛巾用的是冷水,反而会让人体皮肤的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不利于散热,而且人体对寒冷也会感到不适,因此推荐大家使用温水,这个温水一定要用温度计测量,用手去感知的温水可能会比人体温度高(会适得其反),水的温度一定要比人体温度低但又不至于让患者觉得不适。举个例子,如果患者的体温是39℃,我们可以采用25℃的水,这样身体的热量会传到毛巾上,一旦毛巾温度接近身体温度就换新的毛巾或用温水再度浸湿毛巾,如此往复,患者体温会逐渐下降。如果不急于降温我们可以采用30℃的水,如果想更快降温可以采用20℃的水,前提是患者能够耐受。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增大、减少毛巾与体表的接触面积来控制降温的速度,大家可以灵活掌握。该方法实操性强,是家属能够用的上力,体现出爱心,真正能通过努力帮助患者的方式。

上述三种形式散发的热量占总散热量的75%,其中以辐射散热最多,约占60%,散热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皮肤温度越高或环境温度越低,则散热越快,当环境温度与皮肤温度接近或相等时,上述3种散热方式便无效。如果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反而要从环境中吸收热量。

除了这三大原理散热外,人体还有一个散热的本领,即通过出汗、汗液蒸发带走热量散热,患者常常大汗淋漓后明显热退。我们都知道灭火需用水,退热也是这个道理,体内没有足够的水分不能出汗就容易“干烧”,不易退热,因此,退热时多补充水分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综上,大家了解了如何通过各个原理来进行散热,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手头有不同的用具来个性化调节,千万不要再仅仅贴个退热贴了事,时刻牢记温度差和接触面积,灵活退热。

应该说,没有物理降温降不下来的温度,只有做的到不到位!

如有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崔庆宏
崔庆宏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