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段超 三甲
段超 主治医师
梨园医院 中医科

哪些体质的人容易尿频?中医如何调理尿频?

80人已读

文章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尿频的常见体质和证型,以及中医调理方法,包括常用中药和代表方。如果您遇到尿频问题,可以参考本文进行调理。

前面两篇文章谈到了尿频的常见病因,包括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于尿频病因的认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今天谈谈哪些体质的人容易尿频,每种体质的人具体有哪些表现,该如何调理。

1. 下焦湿热:

分析:下焦有湿热,会影响膀胱正常的气化功能,导致尿频的出现;且湿热久留,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影响气血运行和伤及正气,出现瘀血和体虚的情况,从而出现湿热夹瘀、夹虚的复杂情况。

典型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灼热感,或小腹胀痛,或排尿不畅,且多伴有口苦、口粘、口臭,久则伴口干舌燥,或口渴但不想喝水,或大便粘滞不畅,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

常用代表方:八正散加减治疗。

常用中药:瞿麦、萹蓄、灯芯草、大黄、车前子、栀子、蛇舌草、败酱草、泽泻、滑石、蒲公英、土茯苓、苦参等;若夹瘀可以加丹皮、赤芍、丹参、川牛膝、桃仁、泽兰、王不留行等;若夹气虚可加黄芪、党参、白术;若夹阴虚可加熟地、山茱萸;若夹血虚可加当归、白芍;若夹阳虚可加淫羊藿、肉苁蓉等。

2. 肾气亏虚:

分析:肾主水液,助膀胱气化,如果肾气亏虚,则气化无力,从而出现尿频。

典型表现:尿频,尿不尽,尿无力,严重者尿失禁,小便清亮,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或性功能减退,或面色无光泽,或记忆力减退,或头晕目眩,或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弱。

治疗原则:温补肾气。

常用代表方:金匮肾气丸、缩泉丸加减。

常用中药:制附子、肉桂或桂枝、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益智仁、乌药、桑螵蛸、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补骨脂等;合并湿气可加车前子、猪苓、薏苡仁等。

3. 肾阴虚火旺:

分析:肾阴不足,同样气化功能会减弱,虚火下扰,也容易出现尿频。

典型表现:尿频,尿黄,或尿无力,或尿灼热感,或尿痛,腰膝酸软,或口干舌燥,或大便干结,或手足心发热,或身体燥热,或心烦失眠,或口腔溃疡,舌红少苔,或舌苔剥脱,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补肾阴,清降虚火。

常用代表方:知柏地黄汤加减。

常用中药:熟地、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淡竹叶、女贞子、五味子等。

4. 中气不足:

分析: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同样会出现气化不利而出现尿频。

典型表现:尿频,尿不尽,尿无力,小便清亮,气短乏力,容易犯困,或小腹下坠感,或食欲减退,或大便稀溏,或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疗原则:补益中气。

常用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中药: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菟丝子、益智仁、山药等。

5. 肝气郁滞:

分析:肝经巡行于阴部,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异常也容易导致尿频。肝气郁滞时间久容易合并瘀血。

典型表现:尿频尿急,小腹胀满,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或胸闷,或胁肋胀满疼痛,或口苦,或喜欢叹息,或食欲不振,或失眠多梦,脉弦。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

常用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或柴胡桂枝干姜汤或逍遥散加减。

常用中药: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香附、陈皮、川芎、茯神、桂枝、干姜、黄芩、牡蛎、五味子等。如果合并瘀血可加王不留行、桃仁、川牛膝、丹参、赤芍、丹皮、泽兰等。

以上仅列举了5种常见导致尿频的体质和证型,临床遇到的问题不都是典型病例,经常会出现多个证型兼夹出现的情况,所以具体诊断和运用中药调理需要在中医指导下进行。

后面还会继续分享尿频的常用中药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段超
段超 主治医师
梨园医院 中医科